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本文选题:国学教育 + 大学生 ; 参考:《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8期
【摘要】:加强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是当前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书育人的举措。探讨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有利于推动国学教育进入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有利于弥补国学教育知识体系的现代阐释的不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不仅认识到国学教育具有工具性,而且认识到要把国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文化创新和行为准则;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指导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成为操守雅正、经世变通、融会中西的创新型人才。
[Abstract]: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measure of carrying ou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and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present. The discuss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entry of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o making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the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t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not only to realize that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s instrumental, but also to internalize the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individual ideology, cultural innovation and code of conduct, and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ist values. Truly achiev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become integrity elegant, flexible,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nnovative talents.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编号:10YB09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5.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李霞;论道家在宋明新儒学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杨星;;罗从彦之政治思想观[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雷戈;;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概念省思[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5 林济;;程敏政统宗谱法与徽州谱法发展[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6 王叙黄;;略谈游酢及其在安徽的事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付长珍;宋儒境界的价值蕴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王竞芬;逍遥安乐的审美人生——略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尉利工;;《孟子》由子学到经学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郄普;;略论孔子的性命之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建立;;闽学与佛学之关系研究——以朱熹哲学思想为中心[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进;;朱熹宗教观探析[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泽波;;关于儒学与宗教关系的再思考——从儒学何以具有宗教作用谈起[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六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喜斌;朱熹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卫荣凡;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薛青涛;明词与阳明心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郭平兴;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胜;控制人参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多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维;“心”与“声”的解读[D];中央音乐学院;2010年
8 赵文源;朱子《易》注考源[D];浙江大学;2009年
9 张桂芳;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D];东北大学;2008年
10 秦开凤;宋代文化消费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良;荀子的理想人格观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卢世超;浅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D];河北大学;2009年
3 韩岩;民营企业员工敬业问题的经济伦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4 周杨波;杨时理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陈利娟;谢良佐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陈霞玲;宋化书院德育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国娟;黄庭坚哲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丁大海;天人合一与自我和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正林;论章太炎的三重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汪晓华;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集权;试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结构和培养[J];江苏高教;1998年04期
2 郑旭;;大学知识格局中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樊祺泉;马成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郁士宽;李进;;对当前大学生人文阅读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范存生;奥林匹克仪式人文价值与高校素质教育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魏延庆;;“人本”理念下的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闻洪斌;谈大学生歌唱素质的培养[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李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9期
9 李慧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年13期
10 郭小靓;王瑞玲;;论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莉;;情感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影响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余文斌;张凯;;社交性运动和独立性运动对大学生焦虑和抑郁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陈建军;祝蓓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效应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丁秀玲;韩力争;冯玉州;;大学生的人格描述与心理健康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6 张兰君;;大学生强迫症状与运动处方干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王平;陶新华;;团体咨询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武青慧;;同伴性教育——当代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讨[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9 吕锋;朱孔香;;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国精神病专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江雅;黄希庭;;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和焦虑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晶晶 林以勤;“是是非非”话打工[N];常州日报;2005年
2 侯岩 李振兴;大学生高消费聚焦[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屈芳 通讯员 王宾齐 孙淑娥;大学生,走出就业“沼泽地”[N];河南日报;2005年
4 赫崇飞;节俭是美德[N];吉林日报;2005年
5 主持人 陈建荣 特邀嘉宾 郑守华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 程祥国 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周志坚 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学生;增强大学生化解压力的能力[N];江西日报;2005年
6 陈名扬;大学生为何暑期打工[N];闽南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梅志清 实习生 张春艳 钱科宝;大学生暑期工市场谁监管?[N];南方日报;2005年
8 ;名家推荐:大学生暑假阅读书目[N];南方周末;2005年
9 卢芳 王金涛;用金钱堆积浪漫[N];中国社会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熊小琴 汪滢;毕业在即,大学生们准备好了吗?[N];上饶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芳;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下的燕京大学国学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10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定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赵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10 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48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948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