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从课本到课堂:1930年代的新文学研究生态

发布时间:2018-06-23 04:18

  本文选题:新文学教学 + 新文学研究 ; 参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1930年代的"新文学"教学一方面通过学院内的经典化学术生产体制,不断反思与总结新文学的既成格局;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此课程与大学校园内正成为风潮的新文学写作热潮达成呼应,通过课堂发掘并培养新文学人才,从另一向量促成新文学的进一步长成。在这个意义上,新文学课堂讲稿与其课程设置之间实际存在着某种张力,讲稿的系统化实际上要求着密集地传递知识;课程设置中大量出现的习作则彰显出一种活泼泼介入当时文学生态的意图,这实际上是对传统中文教育国学传统范式的某种颠覆。将新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并能够得到各大高校的容忍或说是接受,这本身就是新文学进入大学课堂这一突破性成绩的进一步延伸。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New Literature" in the 1930s, on the one hand, through the classical academic production system in the college, constantly reflects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attern of new litera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rough this course that the new literature writing upsurge which is becoming the trend in the university campus is echoed, and the new literature talents are explored and trained in the classroom, which can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literature from another vector. In this sense, there is a tension between the lecture notes of the new literature class and their curriculum, and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he lecture notes actually requires the intensive transfer of knowledge. A large number of exercises in the curriculum show a kind of intention to intervene in the literary ecology of that time, which is actually a kind of subversion of the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Taking the new literature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being tolerated or accepted by the major universities is itself a further extension of the breakthrough achievement of the new literature entering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棣之;;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读朱金顺《新文学资料引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01期

2 朴宰雨!韩;韩国的中国新文学研究近十七年的情况简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02期

3 朱金顺;;新文学版本浅说——《新文学资料引论》之一章[J];南都学坛;1985年01期

4 宁殿弼;地域文化的丰硕成果——读《东北新文学论丛》[J];中国图书评论;1990年06期

5 徐型;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独创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6 贺仲明;;从本土化与民族化角度反思新文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许祖华;;“关系结构”中的文学价值论——茅盾早期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特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8 黄亚卓;;开拓新文学研究的新视域[J];全国新书目;2005年21期

9 金宏宇;彭林祥;;新文学广告的史料价值——以30年代的三个广告事件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04期

10 彭林祥;金宏宇;;作为副文本的新文学序跋[J];江汉论坛;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军;;略论中国新文学研究中的几个版本学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2 张存福;;数学高考复习怎样回归课本[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朱金顺;;试谈新文学的校勘问题——《新文学资料引论》之一章[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4 许娇;周小亮;;互惠偏好视角下的知识生产激励锦标赛模型之反思与探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王幼生;;论学会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7广东省学会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锐;;从差序格局到团体互动:新浪微博空间中的知识生产与机会流动[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丛杭青;王勇;;知识生产中的资源配置问题[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郑小同;;书店回收农村中小学课本供学生再使用的设想[A];北京市书刊发行业协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出版发行”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韩景元;杨鹏起;陈爱祖;刘满洲;;现代企业过程:知识生产、产品生产与价值生产的统一[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陆根书;顾丽娜;刘蕾;;论高校在知识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凌;小学课本掉页 两单位被通报批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2 郑晋鸣 曲一琳;为“豪华课本”瘦身[N];光明日报;2007年

3 杨青;别打着快乐的幌子兜售平庸[N];深圳商报;2011年

4 尚克玲 邵其珍 陈玮;化学复习不能忽视课本[N];兰州日报;2005年

5 邓超邋实习生 陈丹;“课本循环”蹒跚起步[N];洛阳日报;2008年

6 张南;推动新潮的老课本[N];中国商报;2002年

7 记者 华挺 通讯员 谢海燕;“跟着课本游”成为鲁迅故乡新风景[N];光明日报;2006年

8 鄞州区记者站 章燕飞 通讯员  陈恩;免费课本能“循环”吗?[N];宁波日报;2006年

9 蒋人森(广西灌阳县新华书店);学前班课本,想说“订你”不容易[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任松筠邋本报通讯员 施姣;新学期,我们都拿到了免费课本[N];新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发明;课本革命与革命课本[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建华;知识生产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栋华;开放条件下的产业知识生产[D];暨南大学;2010年

4 冯典;大学模式变迁研究:知识生产的视角[D];厦门大学;2009年

5 闫军印;信息产业市场结构的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聂盛;开放源代码知识生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刚;社会学视野下的新时期文艺学知识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吕卫文;知识生产的“社会—认知”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D];清华大学;2005年

10 何丹;认知公正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令yN;有关小学生教材的调查研究与设计[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王梦迪;新浪微博用户中的知识生产沟与观念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国祥;浅析小学课本中的民族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王慧;1956年《汉语》《文学》课本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对比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5 荆燕;三套大学英语教材的对比评价[D];山东大学;2005年

6 段宁;大学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7 刘子扬;论马克思实践论视域下的科学知识生产[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任桂琴;小学一年级数学新课本插图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嘉翔;知识的产权界定、激励及其哲学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郑谦;区域创新系统中的知识生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55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055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9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