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把汉学中心夺回中国”——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文史之学的形成历程

发布时间:2018-06-30 17:18

  本文选题:中国现代文史之学 + 新汉学 ; 参考:《史学月刊》2017年01期


【摘要】: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人逐渐形成了努力发展现代文史研究以与西方汉学竞胜的学术共识。受此信念驱动,胡适、陈垣、陈寅恪等人,在批判继承乾嘉汉学遗产基础上,借鉴西方汉学将文史研究与现代考古学、语言学结合的治学路径,努力打破陈旧观念,发展出可与西方汉学界竞胜的现代文史研究形态——新汉学,并试图将北大国学门、清华国学院打造成新汉学的中心。虽然这一努力遭受挫折,但其理念及积淀的经验与学术人才,对此后中国现代文史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傅斯年领导的史语所正是承接了前一时期新汉学发展的经验与人才,并将与西方汉学竞胜以争取国家荣耀的理念意识形态化,才迅速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文史研究的领导机构,并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史研究的现代转化。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20s, Chinese scholars gradually formed the academic consensus of trying to develop the study of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to compete with Western Sinology. Driven by this belief, Hu Shi, Chen Yuan and Chen Yinque, on the basis of criticizing the inheritance of Qianjia heritage, and drawing on the Western Sinology to combine the study of literary history with modern archaeology and linguistics, make great efforts to combine the study of linguistics. Breaking out of old ideas and developing a modern Chinese study of literary history, which can compete with the Western Sinology, the new Han school, and trying to build the University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Tsinghua University as the center of the new Sinology. Although this effort has been frustrated, its ideas and accumulated experience and academic talents have p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The history language led by Fu is to undertake the experience and tal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inology in the previous period, and to compete with Western Sinology for the ideological ideology of national glory, so that it quickly flourished to become the leading institution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finally completed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and history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明德青年学者”项目成果(13XNJ021)
【分类号】:K2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黛云;迎接汉学研究的新发展[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3期

2 季羡林;《汉学研究》第六集·序[J];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4期

3 霍九仓;梳理历史脉络 品评汉学精华——评何寅、许光华《国外汉学史》[J];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02期

4 H.凯帕,新馨;汉学是一门科学吗?[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国际汉学》第八辑目录[J];读书;2003年03期

6 董国文;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汉学研究问题[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7 阎纯德;从“传统”到“现代”:汉学形态的历史演进[J];文史哲;2004年05期

8 王德威 ,季进;“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综述[J];文学评论;2005年05期

9 王德威;季进;;文学行旅与世界想象——“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汉学会议”专辑[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1期

10 何培忠;;国际汉学的出现与汉学的变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葛夫平;;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及其影响[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C];2004年

2 樊书华;;鼐德方案与哈佛大学的汉学起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3 阎国栋;;17—18世纪俄国来华使节与俄国汉学萌芽[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4 熊月之;;海德堡大学汉学研究所[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5 张晶萍;陈先初;;省籍意识与文化认同:叶德辉振兴湖湘汉学的努力[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6 李孝迁;;民国时期国际汉学史研究[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葛夫平;;巴黎中国学院述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8 罗检秋;;西潮冲击下晚清汉学的调适与演进[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9 聂德宁;;(荷兰)包乐史著《巴达维亚华人与中荷贸易》评述[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继愈;汉学发展前景无限[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纪宝成;汉学是什么[N];光明日报;2007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杨煦生;国学与汉学[N];光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丰捷 姚晓丹;迎接汉学发展的蓬勃之势[N];光明日报;2009年

5 记者 王杨;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京召开[N];文艺报;2009年

6 ;温儒敏:对汉学研究的姿态和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姚小平;汉学的变与不变[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弯弯;汉学:在中与西之间[N];北京日报;2012年

9 记者 刘茜;世界汉学大会提出“新汉学”构想[N];中国文化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刘茜;“新汉学”应面向当下面向世界[N];中国文化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欣;十八世纪英国汉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元琪;清代道咸同时期的汉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张循;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月玲;余国藩汉学研究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吴颖颖;汉学研究的平台—皇家亚洲文会北支会图书馆[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高慧;怀履光及其汉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辛欣;试析美国汉学研究的演化及发展方向[D];外交学院;2009年

5 上官儒烨;对弗朗索瓦—于连的汉学研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冯妍;弗朗索瓦·于连汉学研究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晓红;德国汉学视角下的中国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杨威;从遗忘到真实: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塞(José Miguel Vidal Kunstmann);报道中国:汉学东方主义,殖民话语以及1850-1864的《北华捷报》[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孙帅;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86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086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3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