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美学视野下的中国行为艺术困境
[Abstract]:In China, the behavior art has been rejected by both elegant art and popular art, and has been trapped in the dilemma of existence. On the one hand, it is due to the extreme performance of some extreme behavior art and the lack of Chinese culture of some behavioral artis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the Chinese public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 and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modern art is weak as a who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rt of behavior and Confucian aesthetics from four aspects: "neutralization", "benevolence", "unity of beauty and goodness" and "rectification of nam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ehavior art in China from two aspects: the behavior artist himself and the Chinese public aesthetic view.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12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波;;中西文化哲学视域下中国艺术观的嬗变[J];求索;2012年06期
2 朱亚军;;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伦理困境[J];艺术探索;2007年01期
3 王珍珍;“正名”与孔子美学思想[J];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路;;杂谷脑河下游羌族聚落选址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2 李春娟;;形上审美与价值同构——方东美生命美学的本体论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周建国;;忧生之嗟与自由之鸟[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王芳;粟向;;诗歌功用刍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许贤棠;;论黟县古村落景观的视觉和谐之美——以南屏古村落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6 戚序;查海燕;;析綦江少儿版画造型特征[J];书画世界;2011年02期
7 白艳霞;;从与社会的对立到向自然的回归——欧洲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自然美情绪高涨何以成为可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8 王敏;;试析《九章》的抒情性及艺术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余萍;汪yN;;冷色中的春意 春意中的希望——浅析电影《立春》的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10 韩海利;;中西早期彩陶纹饰发展演变之不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郑恩兵;;文学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内质即二者之关系[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2 滕瀚;孙超;;科学活动中意象的美感承载状态对问题创造性解决的作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吉吉;;毛泽东图像研究[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侯永强;廉凤梅;;建筑造型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定位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3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李康贤;基督教心理学与现代人际关系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海新;张岱及其诗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8 张泽兵;谶纬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燕飞;苏轼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高维;面向情绪设计的产品造型对顾客情绪及行为影响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潘云萍;汉字“象”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辛勤旺;《诗经》现实美观念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邹锐;论语文教师积极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华;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9 曾燕;龙图腾的审美记忆与隐性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覃傲霜;论况周颐《蕙风词话》美学思想[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宛小平;;中国哲学与生命艺术观——以李石岑对梁漱溟的批评为个案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欧阳慧;;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中的科学艺术观探究[J];求索;2008年07期
3 李琳;;中国佛家艺术观的生态意蕴[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1期
4 刘悦笛;;近代中国艺术观源流考辨——兼论“日本桥”的历史中介功能[J];文艺研究;2011年11期
5 刘悦笛;;中国艺术观:指向“新的中国性”[J];文艺争鸣;2010年24期
6 杨大春;从法国哲学看身体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命运[J];浙江学刊;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杰泓;;行为艺术语言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沈浩;;期待走上商业化的行为艺术[J];世界发明;2007年07期
3 管文明;;饕餮江湖,,饕餮艺术[J];世界发明;2007年07期
4 ;言论[J];东方艺术;2009年07期
5 张闳;;行为艺术中的身体主权[J];上海采风;2010年06期
6 闻松;;行为艺术的价值呈现:边缘性、小众化与方法论[J];荣宝斋;2011年06期
7 ;国外行为艺术背景[J];中国社会导刊;2001年03期
8 张三夕;;论行为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极端经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鲁红;孙振华;;行为艺术在中国(下)[J];读者(原创版);2009年03期
10 谢丽君;“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13) 对后现代“行为艺术”与话语的诘难[J];美术;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艳丽;;由当代中国行为艺术引发的批评[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鹿炳君;;以艺术的名义——伪前卫艺术的策略与招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晶楠;裸体行为艺术还能裸下去吗[N];中国商报;2007年
2 魏晋;行为艺术出场 皇帝的新装[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川之林;除了裸,行为艺术不能来点别的?[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毕武英;“行为艺术”之惑[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鲁虹 孙振华;行为艺术:游走在社会的边缘[N];深圳商报;2006年
6 赖大仁;以生命和艺术的名义起诉[N];文艺报;2003年
7 刘培;“梨花体”行为艺术与杂耍何异[N];东方早报;2007年
8 察己今;别玷污了艺术之名[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刘天舒;“行为”不能少了艺术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秋竹;行为艺术可以沦落成“卖肉”[N];江苏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笑男;作为观念的影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满;1985-2005年中国行为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吴艳艳;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怪诞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洁;当代行为艺术的审美解读[D];郑州大学;2011年
4 高峰;从“行为艺术”到“行为摄影”[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靳小云;方向·迷失——对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现状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远峰;论中国行为艺术的发展历程[D];山东大学;2008年
7 杨艳;从观念和媒材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实验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铁梅;浅论后现代艺术在中国[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许南翔;艺术本源的遮敝[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康世伟;后现代混合媒体艺术的美学现象及解读方式[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130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13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