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老生代散文与儒家诚学

发布时间:2018-07-21 16:33
【摘要】:文章通过对老生代散文文本的深入分析,阐明老生代散文与儒学诚学的渊源关系。因老生代散文家都接受过比较正规的“国学”教育,因而他们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儒学诚学里“言忠信、行笃敬”的观点在老生代散文里体现得尤为突出。老生代散文里的“真诚”就是儒家诚学思想在当代“新时期”的翻版。这是老生代散文对传统文化承继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Abstract]:Through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prose texts of the old generation,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se of the old generation and the Confucianism. Because the prose writers of the old generation had received more formal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on them was deeply rooted. In Confucianism, the idea of "honest and faithful words, acting with respect"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n the prose of the old generation. The sincerity in the prose of the old generation is a reprint of the Confucianism's sincere thought in the new period. This is the most persuasive proof that the prose of the old generation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207.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青;鲁迅论“三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程美华;;略论骈文之“气”——从“六朝”到“初唐四杰”[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胡利平;;“逸品”“神品”臆说[J];书画世界;2007年06期

4 程冰艳;;从“无用之用”看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5 董定一;;小论《文心雕龙》中的刘勰小说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钟志强;;屈原的“通变精神”与文学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欧阳叔雯;;浅论“朱华冒绿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8 贾慧娟;于广杰;;左思《咏史诗》漫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王双同;;释“隐秀”论之“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郭炎武;;基于QQ群的5M秘书学远程教学[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博;;经典、经典化与经典的危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5 胡新群;唐宋绘画“逸品说”嬗变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孙旭红;居今与志古:宋代《春秋》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范明静;大历、贞元文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婷婷;汉代情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东方朔集》校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向冠男;《逸周书》文体特色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鹏;齐梁诗风嬗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志平;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与超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潇;分判与会通:中西意象理论的对话[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戚顺欣;论吴德旋“清雕琢”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鲁婷;《礼记》对“礼”的人文诠释[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本艳;蔡襄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亚丽;老生代散文与儒家诚学[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申家仁;真诚与理解的交流——评安文江文革题材作品[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5期

3 ;钱谷融与殷国明谈真诚[J];学术研究;1999年10期

4 夏明菊;真诚自我的皈依——新时期新疆散文创作漫评[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曹蕙姿;;《非诚勿扰》——贺岁片的真诚故事[J];电影评介;2009年09期

6 吴相洲;;论汪国真诗歌的真诚[J];大连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7 张淑美;在现实主义旗帜下——从孙犁的美学追求看其文艺思想的内涵及特征[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8 党朝阳;呼唤真诚 贴近生活 表现自然──写给创作之前的美术创作者[J];云梦学刊;1999年02期

9 罗伟;袁晓露;;“真诚”与“疑惑”——由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看文学史写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周亚明;再论“托尔斯泰主义”[J];平原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琴芳;;我手写我心——由一篇考试作文谈为文的真诚原则[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春芳;;你会给孩子戴“高帽子”吗?——谈教学评价语言的学问[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卢晓玲;;谈“后进班”转化的情感战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吕金航;;诚信铸就南京汽配主流市场[A];21世纪中国汽配市场论文集(三)[C];2005年

5 尹记远;罗萍;;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肖江;;信任文化探究——读《论语》之后[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朱i,

本文编号:2136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136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c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