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研究院所肇始时间考——兼对蔡元培观点的辨疑
[Abstract]:Cai Yuanpei believed that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founded by Peking University in 1922, was the earliest research institute in China's universitie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such as people's recollection evaluation and the records of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can also prove that Peking University at the end of 1917 had already created various research institutes. Each research institute has not only carried out some work and obtained some achievements, but also has continuity and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ystem and function of the institute and the reorganized institute of Chinese culture, so they should be the re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university research institute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爱东;;中国近代大学学术管理体制转型论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10期
2 陈亚玲;;民国时期研究所的建立与现代学术的自主创新[J];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04期
3 徐明华;民国时期大学的科学教育体制与科学研究的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01期
4 郭建荣;;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变迁(上)[J];文史知识;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平原;;知识、技能与情怀(上)——新文化运动时期北大国文系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林辉锋;;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以马叙伦的经历为线索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3 左玉河;;中国现代大学研究院制度的创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4 杨琥;蔡元培出长北京大学的前前后后[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5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论纲[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黄宇;徐剑;;浅析西南联大教育成功之原因[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7 孟旭;;高师院校通识教育刍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邹新明;胡适与北京大学图书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03期
9 储朝晖;;北京大学精神一解[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年12期
10 陈亚玲;;民国时期学术职业化与大学教师资格的检定[J];高教探索;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姚加惠;张亚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2 黄海烈;;试论顾颉刚“古史层累说”[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3 王奇生;;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小玉;民国《经济学季刊》(1930-1937)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吴舸;蔡元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陈权;当代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郑钟扬;科研成果生产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邓招华;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余桂红;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吴国娟;大学制度伦理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高群;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崔恒秀;民国教育部与大学关系之研究(1912-1937)[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暴玉谨;陶孟和的早期活动及思想研究(1887-1926)[D];河北大学;2011年
2 梁婷;通识精神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易安;留学生与民国时期物理学的体制化[D];山西大学;2009年
4 牛杰;留学生与中国近代航空教育的发展[D];山西大学;2009年
5 纪楠;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施弹性学制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6 赵阿荣;梁启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元胜;西南联大“教授治校”的产权理念与办学成效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王敏;基于形体两分法的中国本科大学精神文化逻辑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刘腾;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宝端;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朱汉国;创建新范式:五四时期学术转型的特征及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眭依凡;学术自由理念与大学校长治校[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史贵全;抗日战争前的交通大学研究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纯心;蔡元培关于大学教育的主张及其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S1期
2 余杰;;北大之父蔡元培[J];教育科学论坛;2003年08期
3 韩水法;世上已无蔡元培[J];读书;2005年04期
4 张红;论转型时期大学教育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式微——从校园贫富及城乡问题看大学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陈宁;蔡元培的另一面[J];教师博览;2005年02期
6 佴怀青;大学教育的使命[J];w,
本文编号:2286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28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