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电影《孔子》与儒家文化传统的重建

发布时间:2018-10-21 18:56
【摘要】: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热潮颇有方兴未艾之势。乘着这股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影视界翻拍经典的高潮势不可挡。其中电影《孔子》的推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孔子》对古装战争片模式的重复、对儒学思想的隔膜误读、对市场的自觉倾斜妥协等原因,使得影片重释孔子的预期并没有实现,远未触及儒家文化传统的核心。这些问题在其他影视翻拍剧中同样存在。在大众传媒时代,儒家文化传统该如何重建,这样一个急迫而重大的命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Confucianism as the cor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upsurge in mainland China is in the ascendant. 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hea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Confucianism, film and television remake classic climax irresistible. Among the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lm "Confucius" has certain representativeness. < Confucius] repeated the pattern of war film in ancient clothes, misread Confucian thought, and made the film's re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us's expectation not realized. Far from reaching the core of Confucian cultural tradition. These problems also exist in other film and television reproductions. In the age of mass media, the urgent and important proposition of how to reconstruct the Confucian cultural tradition is in front of u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钟蓓;;胡玫:《孔子》意义不在票房[J];世界博览;2010年04期

2 本刊编辑部;;《阿凡达》五种版本鉴定报告[J];世界电影之窗;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方向红;;命意宏博 气贯一篇——论司马相如辞赋的气势[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费菲;;法律传统论纲[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吴先伍;;陈独秀伦理革命的传统内涵——兼论传统与现代的辩证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李夏灵;;传统在法治社会中的定位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6 仲红卫;孔子的诗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杨柏岭;;古代文论在电子传媒时代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聂姗;;冲不破传统的反传统——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传统主义的再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9 郭淳;;试论嵇康的人格特征及其现代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10 孙显元;;传统社会主义道路的传延与变革[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郭建新;;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认同的依据和路径研究[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黄建新;;系统整合与社会整合——兼论转型时期社会组织的复位[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玮琳;;廊桥信仰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寿宁廊桥为研究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寿荣;;都市回族社区的文化变迁——以昆明市顺城街回族社区为例[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杨文笔;;回族商业的传统与时代复兴——走向世界市场的“回商”[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杨文笔;;回族商业的传统与时代复兴——走向世界市场的回商[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8 赵磊;;破坏性创新·基因置换·文化迭代——论增强企业文化建设针对性、有效性的路径和方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9 黄丽萍;;弹性结构:地方性知识嵌入与基层民主治理形态——一个本土化的基层民主治理发展研究[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5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樊亚峤;儒家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西仁塔娜;海湾合作委员会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仙琴;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玉鲜;傣族与云南其它民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余从刚;柱式艺术中生命意识的表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倪黎;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赵夏清;历史文化与城市主题文化塑造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9 赵晓鹏;论信仰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兵;论魏晋笔记小说中的审美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恩森;;诗意美:《红楼梦》影视改编的核心问题[J];红楼梦学刊;2007年03期

2 黑马;;没有金钱诱欲的踏实之旅——劳伦斯作品影视改编的启示[J];艺术评论;2007年04期

3 王永志;;消费时代影视改编的困境[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6期

4 李根亮;;《红楼梦》的影视传播与现代接受[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马晓虹;张树武;;论四大名著影视改编与传播的当代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成静;;影视改编理论的质疑——“忠实原著论”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10期

7 赵芳婷;;人皮易画,人心难求——从《画皮》看《聊斋志异》的影视改编[J];电影文学;2009年20期

8 万信琼;喻润梅;;近十年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述评[J];电影评介;2011年08期

9 胡丽娜;;影视改编与儿童文学的跨媒介传播[J];新闻知识;2011年04期

10 彭海军;历史积淀与时代超越——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透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瑾;;影视改编应该有对于名著的敬畏之心[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一川;;养神还是养眼:文学与电影之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任志明;“红色经典”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龚金平;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婷婷;走向整一的碎片—分段式电影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瑞;“互文性”视阈下的当代影视改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张冰;东野圭吾作品影视改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刘承飞;论《鲁滨逊漂流记》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延荣;《西游记》影视改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艳梅;《聊斋志异》影视改编理念变迁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王健;信息时代从文学到电影改编的新趋向[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9 刘澎珊;从小说到影视剧:双重文本的对话[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10 姚伟伟;名著影视改编中人物性格的阐释空间[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860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2860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