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国学通识课”的教学尝试与育人导向——以“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18-12-26 13:40
【摘要】:国学通识课既有一般人文类通识课的特点,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在课程建设中,要贯彻通识教育的理念,探索适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创新路径,把国学通识课建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和大思政的思路,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把国学通识课建设成育人阵地,增强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Abstract]:The general course of Chinese studies has bo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humanities general courses and its own uniqueness. In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we should carry out the idea of general education, explore the innovative path suitable for students' cognition law and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aw, and build the Chinese national learning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into the platform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idea of building up a moral educ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politics, combine traditional cultural education with mor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 and build the course of general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a position for educating people, so a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identity with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stablish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confidence in value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基金】:黑龙江大学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华传统美德概论课程建设研究”(2014A0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2015MZD014)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信礼;李平;;通识课教学应在“通”字上下功夫[J];文教资料;2011年01期

2 张宏业;汪存友;;信息化环境下高校通识课教学与管理的需求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21期

3 马赛;;试论逻辑通识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3期

4 张鹏,杜云慧;通识课构成的优化初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赵小琪;张晶;;试论中外文学名著通识课教学中的跨越意识[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张颖华;;论高校历史文化通识课课堂教学方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宋立娟;;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09期

8 董艳梅;;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高校道德建设新模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4期

9 时统君;;医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年01期

10 张永宏;高公略;;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凝练教师职业涵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高靓;通识教育别成“酱油课”[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淑敏;中华传统美德视阈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路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年

2 黄丽丹;当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3 张乃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92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392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