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钱基博、钱钟书父子的图书馆情缘

发布时间:2018-12-27 17:25
【摘要】:钱基博先生(1887-1957年,江苏无锡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学问家,他一生经经维史,学贯四集,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在学界享有盛誉,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较少为世人所认知。其子钱钟书先生(1910-1998年),则因其创作的小说《围城》和学术巨作《管锥编》而名震学坛,为海内外学人所推崇甚而形成"钱学",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文化昆仑",成为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史界少有的学术泰斗。一门父子同被尊为国学大师、学界宗师级大学者实为近代以来所少见。今年是钱钟书先生去世十周年,特刊此文以志怀念。
[Abstract]:Mr. Qian Jibo (from Wuxi, Jiangsu Province, 1887-1957) is a famous educator and scholar in modern China. It is only for historical reasons that the world is less aware of it. His son, Mr. Qian Zhongshu (1910-1998), was famous for his novel "besieged City" and his academic masterpiece, "Guanconical compilation", which was praised and even formed by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It was praised as "cultural Kunlun" in the 20th century. It has become a rare academic fighting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the past 30 years. A father-son is respected as a master of Chinese culture, the academic master-level scholars are rare since modern times. This year is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Mr. Qian Zhongshu's death.
【作者单位】: 无锡市图书馆;
【分类号】:K825.4;G25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晖;论现代汉语中的“通感”[J];江淮论坛;1980年05期

2 马蓉;;初读《管锥编》[J];读书;1980年03期

3 傅惟慈;;一篇文章的启示——谈翻译工作者的社会价值[J];读书;1980年03期

4 连燕堂;;读《宋诗选注》[J];读书;1980年08期

5 许明;;《中国文学译丛》[J];读书;1980年08期

6 赵毅衡;;是该设立比较文学学科的时候了[J];读书;1980年12期

7 郑朝宗;;研究古代文艺批评方法论上的一种范例——读《管锥编》与《旧文四篇》[J];文学评论;1980年06期

8 孟令玲;;钱钟书的《宋诗选注》[J];文学评论;1980年06期

9 黄宝生;;钱钟书先生的《旧文四篇》[J];读书;1980年02期

10 ;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一九八○年科学讨论会论文目录[J];江苏社会科学;198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惠娜;;试论新时期县图书馆为农服务的方式[A];论新时期的图书馆服务——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李宝娟;;浅谈县图书馆中文工具书的开发和利用[A];福建省迎接21世纪的图书馆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师长泰;;试谈唐人诗歌创作中的移情作用[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4 张明非;;论李商隐诗的比兴风骚[A];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5 刘学锴;;樊南文的诗情诗境[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6 张孝忠;;通感语言的民族差异与词语搭配[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7 张胜冰;;批评家的角色问题[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李衍柱;;“天下同归而殊途”——谈中国现代文艺学建设的三种不同模式[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孙发;郑理;;英年早逝的孙s钔綶A];联抗战友忆联抗[C];1997年

10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走出魔镜的钱钟书》侵权案终结[N];北京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孙毅;传统空间还有多大[N];北京日报;2000年

3 张之;域外文学为何影响了我们[N];北京日报;2000年

4 苏晓明;精神的光芒:文化大师的另一面[N];中国保险报;2000年

5 王ul(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东方明珠学校);多媒体教学热的冷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沙平;读书五益[N];中国人事报;2000年

7 高小康;自我偏见中的中国文化形象[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记者 蔡汉斌;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张松文 王昊宇;河南省图书馆设立农村外借点[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李隆汉;知识经济召唤知识英雄[N];贵州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明科;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仲谋;清代宋诗师承论[D];苏州大学;1997年

5 张淑玲;言语交际中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6 季品锋;钱钟书与宋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翁依琴;汉语零形回指的认知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陆衡;40年代讽刺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伟文;清代前中期黄庭坚诗接受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童;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历史分期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侯冬梅;试论翻译中的“信”与“顺”[D];郑州大学;2000年

4 高俊林;钱钟书小说创作综论[D];西北大学;2001年

5 宋学娟;钱钟书《围城》的叙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新坤;论比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李秀艳;知识的困惑[D];延边大学;2002年

8 何永波;审丑:《围城》的艺术世界[D];延边大学;2002年

9 余承法;释“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韩鹏;《围城》综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393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393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b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