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读杨义先生《感悟通论》

发布时间:2019-03-09 09:08
【摘要】:正读杨义先生近著《感悟通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收获颇多,感悟颇多,使我这个不以致国学为主的人,深为中华文化之深邃精到而感自豪。虽然"感悟"对于中国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历代以来也有许多学者对此有过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论述,然而,将其作为一门学问,并探讨其产生的内在原因、历
[Abstract]:Reading Mr. Yang Yi's recent book "the General Theory of perception" (September 2008 edition of the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I am proud of the depth and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s a person who does not give priority to Chinese studies. Although "perception" is not a strange word to the Chinese people, many scholars have more or less discussed it in the past dynasties. However, it is regarded as a subject of learning and explores the internal causes of its emergence, calendar.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汝舟;谈谈转注[J];贵州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2 俞旦初;;梁启超论中国史学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J];史学史研究;1980年04期

3 胡思庸;鸦片战争前夕的“汉宋之争”[J];史学月刊;1981年04期

4 王友三;;两汉谶纬神学与反谶纬神学的斗争[J];学术月刊;1981年09期

5 吕树芝;;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J];历史教学;1982年08期

6 马学新;张跃铭;;蔡尚思教授走过的道路[J];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2期

7 汪向荣;;缅怀故人[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3期

8 张鸿翼;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首倡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9 南昌龙;;简述日本侵略与吞并朝鲜[J];日本学论坛;1984年03期

10 武陵人;;漫话古代书院制度[J];编辑之友;198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增德;;时代呼唤“晋学”或“晋文化学”——兼评《三晋古文化源流》[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2 张忠纲;吴怀东;綦维;;中国大陆新时期唐诗研究综述[A];唐代文学研究(第八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3 王培光;;语法教学连续体初论[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4 ;全国逻辑学术活动汇总(1997.7—1998.6)[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5 丁峰;;学术论文的摘要[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五集)[C];1998年

6 唐培吉;;国外对我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研究的动向[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首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4年

7 颜华东;;简评严复译介西方逻辑的历史贡献[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2000年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黄心川;;“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10 周群;;论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的关系[A];中华传统文化与新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西平;汉学:海外的中国学问[N];北京日报;2001年

2 葛兆光;重读潘光旦先生[N];光明日报;2001年

3 田松;挑战学术腐败[N];健康报;2001年

4 麻天祥;阐释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N];学习时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张洁宇;《中国学术》:将学术规范进行到底[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马凯臻;学术造假与学术打假[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杨玉圣;学术腐败、学术打假与学术批评[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杨乃乔;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倾向与比较文学的本科建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晓史;大手笔重构学术文化地图[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秋叶;世界汉学家的盛会[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永安;环境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对绿色壁垒的一项系统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王新营;本心与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张朝富;汉末魏晋文人群落与文学变迁之走向[D];扬州大学;2005年

7 赵萍;时间治疗学的计量研究及高血压时辰治疗的系统评价[D];四川大学;2005年

8 刘炜;马一浮的六艺论与诗学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学满;从考据学到新义理学[D];湘潭大学;2002年

2 饶向阳;胡适方法:一种现代中国元方法的建构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汤浩;晚清国粹学派诸子学研究略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凯;医学研究性论文英文摘要的体裁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刘建辉;穿越知识与权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邓艳林;论纪昀的诗学观与诗歌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玉玲;中国学术图书出版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张爱民;宋代《庄子》的阐释与接受[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何书岚;论清代诗论对中国诗学变复问题的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辉娟;二十世纪20-40年代中国历史学家对中国宗族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37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437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2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