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论章太炎“保持国性”的教育观

发布时间:2019-06-02 03:39
【摘要】:章太炎认为教育应以德育为中心,对于近代国人尤其是青年的道德水准深感忧虑。他坚持"国学"教育是保持"国性"的良方,是提升和锻造青年道德情操的必由之路。他赞成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但主张实施"保持国性"的教育。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上海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
【分类号】:G40-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曹宁华;试论宋恕反汉后正统儒学的思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许苏民;;古代圣哲的诡谲微笑——论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吴nI南;胡逢祥;;章太炎中西文化观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曹宁华;群经何语误苍生──试论宋恕反汉后正统儒学的思想[J];孔子研究;2001年06期

5 李贵忠;康有为、章太炎政治思想之比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张秀丽;;近代自然科学与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以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7 许清茂;邵凡轩;;连横在厦门的办报活动及其思想立场[J];阅江学刊;2010年01期

8 郭金海;华尔和胡德关于螺旋弹簧新公式的研究及王季同的回应[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万杰;现代革命语境中的复仇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文宗理;“取今”、“复古”之间的文化穿越[D];山东大学;2009年

3 张春香;章太炎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小平;跨海知识分子个案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房瑞丽;清代三家《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移飞;试论章太炎主体性道德人格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王代莉;吴雁南先生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3 彭雷霆;“五四”后迟来的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盛敏慧;章太炎的庄子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秀丽;章太炎与近代自然科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梁蕾;试论章太炎《伤寒论》研究的特点与成就[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程军;孙诒让“兴教强国”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8 陈蘅瑾;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的传承与显现[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亨利·J·波金森 ,周作宇;三种不同的教育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3年05期

2 马志强,周群华;黄兴教育观略论[J];洛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3 刘春蕙;为实现教育救国的抱负呕心沥血——章太炎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5期

4 孙绵涛;关于教育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4期

5 吴原,杨慷慨,郭军;论教育中的压抑与释放[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3期

6 王志平,钱忠源;传统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观的碰撞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7年03期

7 郭军;;章太炎的师道与人生[J];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14期

8 ;强化十大新的教育观念[J];河南教育;1994年01期

9 刘庆昌;教育观的意义探寻[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南一;开西的故事[J];广东第二课堂;2003年Z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群;;许承尧教育观初探[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荣光;;略论井上毅的教育观的变迁[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3 廖其发;;《老子》教育观散论[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廖其发;;《老子》教育观散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赤;;关于优化课程的思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6 张光鉴;;相似论教育观的探讨[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田建国;;树立新的德育理念[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辉;;审视张謇“反对读经”的教育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韩洪岩;;试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何亮;;近代维新先驱陈炽的教育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 林雪卿 刘惊铎;警惕“怎么都行”的教育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武威第十七中学 赵玉年;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N];武威日报;2005年

3 青年路小学校长 张瑞虎高楼河中学校长 牛宝军 王益区学生家长 李富强;“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观点集纳[N];铜川日报;2009年

4 孝感市英才外国语学校 万端勤;确立开放的教育观 优化班级管理[N];孝感日报;2005年

5 清华附中 王加宁;教育观是教学法的立足点[N];音乐周报;2000年

6 中央党校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尹永纯;更新教育观 拥抱知识经济时代[N];大众科技报;2001年

7 新华社驻纽约记者 荣娇娇 驻华盛顿记者 王丰丰;“虎妈”“猫妈”论战急,其实不妨互相学习[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市第四中学校长 李朝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N];金昌日报;2007年

9 蒋夫尔;“测智商”有悖于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储朝晖;教育是人类最尖端的活动和学问[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振东;教育研究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严书宇;社会科课程研究:反思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邱琳;英国学校价值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景媛;以人的诗意的在为出发点的浪漫主义教育观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牟忠彦;生命教育观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欧;激进建构主义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伟平;一项关于农民义务教育观的经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阳庭庭;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晶;培根教育思想研究:从知识论到教育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瑞庆;章太炎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赵辉;伊拉斯谟的基督人文主义教育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殊芳;晋江市中小学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观的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龚阳春;新课程实施下的学校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90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490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