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新国学”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

发布时间:2019-07-04 18:59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文化的质疑和非议促使王富仁提出"新国学"主张。王富仁先生在《"新国学"论纲》以及相关文献、谈话中表述的文化胸襟和学术眼光,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应该是现代中国的文学,而不应该只是指中国的新文学,它首先是指"新文学",当然也包括章回体小说、旧体诗词,甚至戏曲文学。只有具备这样的胸襟,这个学科才会真正有所突破。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the questioning and criticism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studies" have prompted Wang Furen to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new Chinese studies". The cultural mind and academic vision expressed by Wang Furen in the outline of New Chinese Studies and related literature is a good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hould b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not just Chinese new literature, it first refers to "new literature", of course, it also includes Zhang Hui style novels, old poetry, and even opera literature. Only with such a mind, the subject will really make a breakthrough.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严家炎;;从“五四”说到“新国学”[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2 李继凯;“新国学”与“新文学”[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王富仁;;“新国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文艺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保亮;;新国学视野下的当代地域文学[J];北方论丛;2009年06期

2 刘宇清;;华语电影:一个历史性的理论范畴[J];电影艺术;2008年05期

3 陈国恩;;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周惠;李继凯;;作为文化资源的“国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陈国恩;;论启蒙主义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6 李怡;杨华丽;;“软实力”与“硬道理”——对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讨论的观察[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温儒敏;;现代文学研究的“边界”及“价值尺度”问题——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现状的梳理与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高蔚;;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指导思想的调整问题[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反思与重建:学科还是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张向东;;关注学术前沿,凸显栏目特色——《甘肃社会科学》“文学栏”近五年(2006~2010)论文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宇清;上海电影传统的分化与裂变(1945-1965)[D];上海大学;2007年

2 雷启立;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廷勇;生存策略与思想启蒙[D];西南大学;2011年

2 徐刚;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克艳;“新国学”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学教育[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慧敏;王富仁文学研究的启蒙内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余春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上)[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定家;;“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2 赵静;孙国栋;;民族文化瑰宝“东路二人台”[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9期

3 赵静;孙国栋;;民族文化瑰宝“东路二人台”[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3期

4 王丛霞;个体发展的“三阶段论”与生态危机[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王婷婷;;论中国水墨画中的“笔墨”[J];大家;2010年11期

6 张启祥;;张謇与危机中的交通银行[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黄瑛;;从戏曲发展史看中国戏曲的发展前景[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郑泽红;;悲剧精神与新世纪的中国古典戏曲[J];作家;2008年14期

9 郑红娥;什么是发展——对当代发展观的反思[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王建平;;简论广西粤剧的危机与生机[J];歌海;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引龙河农场跨区作业的发展与制约因素[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彭仲文;;邵东民营经济发展的思考[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贾洛川;;试论我国未成年劳教人员矫正制度的特色及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岑万岭;宋艾江;;煤炭企业危机管理分析[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怡婉;;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经验借鉴[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黄仕红;宋小娥;;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回眸与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军;;湖南发展绿色食品初探[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8 邓雅芝;;试析解决银企债务危机的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9 顾红波;谭洪应;;曲靖市小杂粮发展对策研究[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10 刘冲;;中国科学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A];科技期刊办刊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俊辉;商务部:次债危机可能导致出口大幅回落[N];中国经营报;2007年

2 逄增志;危机事件,我早想到了[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榴;12亿欧元重组方案引发戴-克集团危机[N];中国汽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刘榴;品牌形象危机使三菱难以走出亏损泥潭[N];中国汽车报;2005年

5 丁元竹;应把危机管理纳入“十一五”规划[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6 王祥西;第N次危机[N];医药导报;2004年

7 李博 石海平;危机金融机构加速清场 存款保险制度渐行渐近[N];中国经营报;2004年

8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牛犁;次贷危机增加国际油市不确定性[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9 黄文;阅读危机与利润危机并发的背后[N];财经时报;2006年

10 王宸;人民币如何经受危机考验?[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丽;国大党的兴衰与印度政党政治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5 彭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葛文光;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7 阙伟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刘中连;当代中国县级政府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郝天军;社会资本对医院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光宇;论金融机构危机的处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王爽;“普韦布洛”号危机与美朝谈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梁柏清;佛山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职能定位[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建录;美国特许学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曹芳;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振辉;华盛顿与美国宪政的发展[D];河南大学;2008年

7 李真真;主题公园的策划与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张明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08年

9 萧冶;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及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赵宇航;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10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510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e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