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问题及对策
【文章目录】:
一、国学教育现状
1.课 程 选 材不 合 理
2.附 会 解 释 失 去 本 真
二、如何开展国学教育
1.准 确 定 位
2.坚 持 本 真 性 原 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闫芳;和学新;;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的进展与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张小国;唐智松;;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乱象与方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年04期
3 杜钢;;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论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学林;;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扫描与修正策略[J];北京教育(普教);2013年02期
2 杨景琳;;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碰撞[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23期
3 刘柏青;;浅谈书法教育对其他国学课程在小学开展的借鉴意义[J];神州;2013年1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曾亚非;大学国学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出路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2 宋岱虹;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曾小亮;中小学国学经典的四维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伯春;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3 高松寿;;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沈青;;别给国学教育穿靴戴帽——小议小学国学教育[J];成功(教育);2009年11期
5 范涌峰;;国学教育的理性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熊贤君;;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及价值解读[J];民国档案;2006年01期
7 吴全华;;少一些盲目性 多几分理性——对国学教育的若干思考[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7年10期
8 毕天璋;;国学教育热——对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新的认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任民;;从《弟子规》看国学教育的情感向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李迎春;;论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江;;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之我见[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年01期
2 张晓震;;国学营养温补还是猛补?[J];教育;2009年28期
3 李文娜;闻曙明;;中小学阶段国学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0年02期
4 ;广西在中小学启动国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0年Z5期
5 潘世祥;聂细刚;王俊珍;;弘扬传统文化 建设精神家园——深圳市宝安区国学教育巡礼[J];中国德育;2010年11期
6 ;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科研工作会议暨首届海峡两岸国学教育高峰论坛[J];中小学校长;2009年11期
7 李中华;;理性看待“国学阅读热”或“国学热”现象[J];教师博览;2010年12期
8 杨昆映;;开展国学教育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6年05期
9 周勤勤;;国学教育的内容与施教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韩文;;中学生如何走近国学?[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芳;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下的燕京大学国学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湉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陈焕章;中小学引入职业活动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张艳莉;建立一条龙英语测试体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李先军;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D];上海大学;2010年
10 张学凤;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波;中小学学校价值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卢笛;中小学音乐教学法类型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方成;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蒋又兰;英国威尔士中小学的双语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5 裴春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美;二战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欧斯玛尼·张;中小学学校品牌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庞威;美国中小学增值性教师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胡桔;中小学教育城域网的应用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淑萍;美国中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2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88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