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民俗视域下的《诗经·国风》考
发布时间:2021-03-27 18:32
本文以《诗经·国风》为研究对象,其具体研究思路是:一、从“地域”(本文以下所言“地域”皆指“王城以东”和“王城以西”各国区域)的视角出发考证《诗经·国风》各地名与今行政区划的对应关系。二、对“王城以东”和“王城以西”各国存在的曲式与乐器分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分类。三、对“王城以东”和“王城以西”各国的民风异俗进行统计、分类。笔者试图通过以上三个归纳步骤而后演绎出周代各地域中音乐与民俗的联系在《诗经·国风》中的具体体现。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综述《国风》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等。第二部分为本论,共三章。1.第一章考证《国风》中各地名与今行政区划的对应关系。一、将十五国风中的地理位置以王城为中心划分为东、西两个地区;二、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采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疏理了东、西两个部分拥有的地名,界定了各地名在地图上的出现时间;三、考证各地名与今行政区划的对应关系。2.第二章按照地域分布对十五国风的曲式、乐器进行了分类。一、界定了《诗经·国风》之曲式、乐器的分类标准;二、在杨荫浏界定的曲式分类标准上指出《国风》含有曲式共四类,这四类又可分为十二种(十二种是在杨先生原有的八种曲式基础之...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诗经·国风》之地域研究
二、《诗经·国风》之音乐研究
三、《诗经·国风》之民俗研究
第一章 《诗经·国风》之古今地名考
引言
第一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东”的地区
一、邶风、鄘风、卫风、郑风
二、齐风、陈风、曹风、桧风
第二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西”的地区
一、王风、周南、召南、豳风
二、唐风、魏风、秦风
第二章 《诗经·国风》之曲式、乐器考
第一节 《诗经·国风》之曲式、乐器分类的判定依据
一、《诗经·国风》之曲式分类的判定依据
二、《诗经·国风》之乐器分类的判定依据
第二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东”地区的曲式
一、邶风、鄘风、卫风、郑风
三、齐风、陈风、曹风、桧风
第三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西”地区的曲式
一、王风、周南、召南、豳风
二、唐风、魏风、秦风
第四节 《诗经·国风》之乐器
一、《诗经·国风》之“王城以东”地区的乐器
二、《诗经·国风》之“王城以西”地区的乐器
第五节 比较“王城以东”与“王城以西”两地区的音乐差异
一、《诗经·国风》之曲式
二、《诗经·国风》之乐器
第三章 《诗经·国风》之民俗考
第一节 《诗经·国风》所涉及的民俗
第二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东”地区的民俗
一、邶风、鄘风、卫风、郑风
三、齐风、陈风、曹风、桧风
第三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西”地区的民俗
一、王风、周南、召南、豳风
二、唐风、魏风、秦风
第四节 比较“王城以东”与“王城以西”两地区的民俗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析薪”事象民俗蕴意新探[J]. 吕华亮. 民俗研究. 2014(03)
[2]《诗经》与中国礼乐制度关系研究[J]. 丁超. 音乐探索. 2014(02)
[3]以地域文化视野开展《诗经》研究之管见[J]. 邵炳军. 诗经研究丛刊. 2013(02)
[4]《诗经》曲式结构研究的反思[J]. 董兵. 音乐探索. 2013(04)
[5]朱熹以地域文化解读“风诗”研究[J]. 杨秀礼. 兰州学刊. 2013(07)
[6]《诗经·国风》的地域文化格局[J]. 杨智. 青年文学家. 2013(19)
[7]《诗经》的音乐性及其曲式结构[J]. 白俊卿. 作家. 2013(02)
[8]《诗经·郑风·溱洧》民俗文化探究[J]. 赵会莉. 语文学刊. 2012(22)
[9]浅谈《诗经》中的相关音乐结构[J]. 张博. 北方音乐. 2012(07)
[10]《诗经》中的陕北民俗文化[J]. 刘满平. 兰台世界. 2012(06)
博士论文
[1]日本《诗经》传播史[D]. 张永平.山东大学 2014
[2]《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 郝建杰.上海大学 2011
[3]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D]. 郝永.浙江大学 2008
[4]《诗经》中生活习俗研究[D]. 王志芳.山东大学 2007
[5]《诗经》与周代婚姻礼俗研究[D]. 郑群.扬州大学 2007
[6]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D]. 李冬梅.四川大学 2007
[7]《诗经》“二南”篇所载礼俗研究[D]. 吴晓峰.吉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诗经》怨刺诗研究[D]. 任慧.青海师范大学 2014
[2]《诗经》音乐研究[D]. 张迪.沈阳师范大学 2013
[3]《诗经》婚姻诗与周代婚礼婚俗文化[D]. 高林如.郑州大学 2013
[4]《诗经·国风》与《英格兰和苏格兰民谣》音乐特色比较研究[D]. 张雨溪.郑州大学 2013
[5]《诗经·国风》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诗风比较研究[D]. 李贤文.西北师范大学 2012
[6]《诗经》中的巫文化研究[D]. 任百平.重庆大学 2012
[7]《诗经》女性劳动生产诗歌研究[D]. 谢春娟.天津师范大学 2012
[8]《诗经》农祭诗研究[D]. 蒋胜波.山东师范大学 2011
[9]《诗经·邶风》研究[D]. 孙兴爱.山东师范大学 2011
[10]《诗经·二南》研究[D]. 辛娜娜.沈阳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3994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诗经·国风》之地域研究
二、《诗经·国风》之音乐研究
三、《诗经·国风》之民俗研究
第一章 《诗经·国风》之古今地名考
引言
第一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东”的地区
一、邶风、鄘风、卫风、郑风
二、齐风、陈风、曹风、桧风
第二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西”的地区
一、王风、周南、召南、豳风
二、唐风、魏风、秦风
第二章 《诗经·国风》之曲式、乐器考
第一节 《诗经·国风》之曲式、乐器分类的判定依据
一、《诗经·国风》之曲式分类的判定依据
二、《诗经·国风》之乐器分类的判定依据
第二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东”地区的曲式
一、邶风、鄘风、卫风、郑风
三、齐风、陈风、曹风、桧风
第三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西”地区的曲式
一、王风、周南、召南、豳风
二、唐风、魏风、秦风
第四节 《诗经·国风》之乐器
一、《诗经·国风》之“王城以东”地区的乐器
二、《诗经·国风》之“王城以西”地区的乐器
第五节 比较“王城以东”与“王城以西”两地区的音乐差异
一、《诗经·国风》之曲式
二、《诗经·国风》之乐器
第三章 《诗经·国风》之民俗考
第一节 《诗经·国风》所涉及的民俗
第二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东”地区的民俗
一、邶风、鄘风、卫风、郑风
三、齐风、陈风、曹风、桧风
第三节 《诗经·国风》之“王城以西”地区的民俗
一、王风、周南、召南、豳风
二、唐风、魏风、秦风
第四节 比较“王城以东”与“王城以西”两地区的民俗差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析薪”事象民俗蕴意新探[J]. 吕华亮. 民俗研究. 2014(03)
[2]《诗经》与中国礼乐制度关系研究[J]. 丁超. 音乐探索. 2014(02)
[3]以地域文化视野开展《诗经》研究之管见[J]. 邵炳军. 诗经研究丛刊. 2013(02)
[4]《诗经》曲式结构研究的反思[J]. 董兵. 音乐探索. 2013(04)
[5]朱熹以地域文化解读“风诗”研究[J]. 杨秀礼. 兰州学刊. 2013(07)
[6]《诗经·国风》的地域文化格局[J]. 杨智. 青年文学家. 2013(19)
[7]《诗经》的音乐性及其曲式结构[J]. 白俊卿. 作家. 2013(02)
[8]《诗经·郑风·溱洧》民俗文化探究[J]. 赵会莉. 语文学刊. 2012(22)
[9]浅谈《诗经》中的相关音乐结构[J]. 张博. 北方音乐. 2012(07)
[10]《诗经》中的陕北民俗文化[J]. 刘满平. 兰台世界. 2012(06)
博士论文
[1]日本《诗经》传播史[D]. 张永平.山东大学 2014
[2]《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 郝建杰.上海大学 2011
[3]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D]. 郝永.浙江大学 2008
[4]《诗经》中生活习俗研究[D]. 王志芳.山东大学 2007
[5]《诗经》与周代婚姻礼俗研究[D]. 郑群.扬州大学 2007
[6]宋代《诗经》学专题研究[D]. 李冬梅.四川大学 2007
[7]《诗经》“二南”篇所载礼俗研究[D]. 吴晓峰.吉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诗经》怨刺诗研究[D]. 任慧.青海师范大学 2014
[2]《诗经》音乐研究[D]. 张迪.沈阳师范大学 2013
[3]《诗经》婚姻诗与周代婚礼婚俗文化[D]. 高林如.郑州大学 2013
[4]《诗经·国风》与《英格兰和苏格兰民谣》音乐特色比较研究[D]. 张雨溪.郑州大学 2013
[5]《诗经·国风》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诗风比较研究[D]. 李贤文.西北师范大学 2012
[6]《诗经》中的巫文化研究[D]. 任百平.重庆大学 2012
[7]《诗经》女性劳动生产诗歌研究[D]. 谢春娟.天津师范大学 2012
[8]《诗经》农祭诗研究[D]. 蒋胜波.山东师范大学 2011
[9]《诗经·邶风》研究[D]. 孙兴爱.山东师范大学 2011
[10]《诗经·二南》研究[D]. 辛娜娜.沈阳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3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0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