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章太炎的汉晋学术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12:26
本文从汉晋时期的经学、史学、诸子玄学以及宗教四个方面来考察章太炎的汉晋学术史研究。以《学变》、《五朝学》等几篇文章所表达的章太炎对汉晋学术演变规律的基本看法为基础框架,结合他的汉晋学术研究成果,将散见于章太炎各种著作中的关于汉晋学术史的只言片语贯穿起来,寻绎汉晋时期的学术与社会风俗、政治、文化、宗教的内在联系。通过具体分析,发现章太炎研究汉晋学术史,立足继承于清儒的古文经学家法,运用音韵、训诂的方法诠释义理,将“求是”与“致用”相结合,高扬科学、理性的旗帜,批判今文经学的谶纬神学,发掘“异端”思想家无神论、社会批判思想方面的创见,独立的梳理了汉晋时期学术演变的线索。他对经史学、诸子哲学、佛教哲学的继承和超越,在近代新兴的社会学、伦理学、哲学、历史学领域的开创性的研究,将传统学术引向近代化。他融贯古今、中西的深厚素养,坚持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的学术品格,对近代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章太炎的生平、著作以及思想线索
第二章 章太炎对汉晋学术史的研究
第一节 章太炎对汉晋经学思想的研究
1 、 汉初经学的产生
2 、 经学今、古文之争
3 、 对今文经学的批判
4 、 谶纬
5 、 礼
6 、 文字、小学
第二节 章太炎对汉晋史学思想的研究
1 、 汉晋的经、史关系
2 、 汉晋史著体例与叙事特点
第三节 章太炎对汉晋诸子、玄学的研究
1 、 两汉诸子
2 、 魏晋玄学
3 、 汉魏文学
第四节 章太炎对汉晋时期佛教、道教的研究
1 、 佛教的传入的影响及其与玄学
2 、 道教产生的源流
第三章 章太炎汉晋学术史研究的特点与贡献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求是与致用——读《訄书》(重订本)学术史诸篇[J]. 龙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2]钱玄同:最后的经学及其历史转变[J]. 徐立新. 学海. 2001(03)
[3]章太炎与近代史学[J]. 陈其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9(01)
[4]试论章炳麟古文经学的革命情怀[J]. 张昭君,胡维革,胡维革. 史学集刊. 1998(01)
[5]经学的衰落与诸子学向中哲史的嬗变——20世纪初中国学术的转型[J]. 翁美琪. 社会科学战线. 1997(05)
[6]章太炎与近代国粹主义文化思潮[J]. 颜桂珍,叶建华. 浙江学刊. 1997(05)
[7]诸子学的历史命运[J]. 郭齐勇. 社会科学战线. 1997(01)
[8]章太炎的史学观点和方法[J]. 李润苍. 学术月刊. 1984(08)
[9]试论章太炎的史学思想及其成就[J]. 杜蒸民. 史学史研究. 1983(04)
[10]章太炎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J]. 罗福惠.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5)
本文编号:3131251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章太炎的生平、著作以及思想线索
第二章 章太炎对汉晋学术史的研究
第一节 章太炎对汉晋经学思想的研究
1 、 汉初经学的产生
2 、 经学今、古文之争
3 、 对今文经学的批判
4 、 谶纬
5 、 礼
6 、 文字、小学
第二节 章太炎对汉晋史学思想的研究
1 、 汉晋的经、史关系
2 、 汉晋史著体例与叙事特点
第三节 章太炎对汉晋诸子、玄学的研究
1 、 两汉诸子
2 、 魏晋玄学
3 、 汉魏文学
第四节 章太炎对汉晋时期佛教、道教的研究
1 、 佛教的传入的影响及其与玄学
2 、 道教产生的源流
第三章 章太炎汉晋学术史研究的特点与贡献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求是与致用——读《訄书》(重订本)学术史诸篇[J]. 龙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2]钱玄同:最后的经学及其历史转变[J]. 徐立新. 学海. 2001(03)
[3]章太炎与近代史学[J]. 陈其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9(01)
[4]试论章炳麟古文经学的革命情怀[J]. 张昭君,胡维革,胡维革. 史学集刊. 1998(01)
[5]经学的衰落与诸子学向中哲史的嬗变——20世纪初中国学术的转型[J]. 翁美琪. 社会科学战线. 1997(05)
[6]章太炎与近代国粹主义文化思潮[J]. 颜桂珍,叶建华. 浙江学刊. 1997(05)
[7]诸子学的历史命运[J]. 郭齐勇. 社会科学战线. 1997(01)
[8]章太炎的史学观点和方法[J]. 李润苍. 学术月刊. 1984(08)
[9]试论章太炎的史学思想及其成就[J]. 杜蒸民. 史学史研究. 1983(04)
[10]章太炎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J]. 罗福惠.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5)
本文编号:3131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3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