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在公园设计中的体现——以永乐国学公园建设工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2 05:40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国学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通过阐述永乐国学公园建设工程中国学文化的选择及具体表现形式,提出国学文化特色公园的设计思考方法及表现方法。
【文章来源】:城市住宅. 2019,26(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东大门
?之处。就北京而言,冬季刮西北风,故西北方应堆山,东南方应为水,山水之间即最好位置,不仅适合人们活动,还利于动植物生长繁衍。故在全园布局时,西北方向堆山,为达到土方平衡,山前挖湖,构成全园的基础山水骨架。根据四象理论,北方为玄武位,背山面水,是吉位,故把表现儒家原始精神的圣贤园设置于此,与风水最好的位置相吻合;湖的南部为朱雀位,设计采用类似雁翅状的V形“思齐廊”与山水格局相呼应;东部为入德之路,位于青龙位;西为白虎位。设计体现国人的自然观“桃花源”,东西轴线消失于自然田园之中(见图2)。3.2游线设计及景点特质公园主入口位于小路的东入口,经过入德之门、八德石、八德路,对景为六艺小品,北为槐荫广场,广场向西为圣贤园,向东则进入国学书苑。进入圣贤园后游览路线分2条:1条大道可看见杏坛讲学小品;1条往山上去的小路则表现出孔子周游列国的场景,小路入口为礼乐小品,是孔子思想精髓。这2条旅游线路在山下汇合后,途经廊桥到达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爱莲园、牡丹园及海棠园及思齐廊,思齐廊与圣贤园南北相对,相互呼应。向东进入楷树广场(敬孝主题场地),最后进入停车场或东门。公园各景点均体现国学的不同内容,寓教于游园之中。1)东大门东门在色调上采用灰白和北京红,体现地域特色,以灰砖墙、匾额、印章、回纹等传统文化内容和符号体现国学气质氛围及国学文化主题。采用方块字装饰栏杆,以《论语》中经典语句为主要内容,体现文化性(见图3)。2)八德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个子孙的骨髓里。设计采用八德墩造型,放置于两侧微地形上,使游人在林荫大道漫步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见图4)。3)六艺小品“六艺”是
通过孝亲廊文化点缀及玉兰、紫藤等具有家庭文化特色的植物配置,弘扬孝亲美德(见图11)。10)永乐书院设置于东入口北侧,通过组织讲座、论坛、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实现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见图12)。3.3植物规划孔子等儒家先贤们把自然界的植物特征、形态、生长环境与古代社会的出世思想、人生价值、伦理道德相联系,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及寄托。孔子看到松柏感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宋代儒家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槐树代表韬略、富贵图4八德路图5六艺小品图6礼乐小品图7孔子圣迹景墙图8杏坛讲学图9山川锦绣
本文编号:3132731
【文章来源】:城市住宅. 2019,26(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东大门
?之处。就北京而言,冬季刮西北风,故西北方应堆山,东南方应为水,山水之间即最好位置,不仅适合人们活动,还利于动植物生长繁衍。故在全园布局时,西北方向堆山,为达到土方平衡,山前挖湖,构成全园的基础山水骨架。根据四象理论,北方为玄武位,背山面水,是吉位,故把表现儒家原始精神的圣贤园设置于此,与风水最好的位置相吻合;湖的南部为朱雀位,设计采用类似雁翅状的V形“思齐廊”与山水格局相呼应;东部为入德之路,位于青龙位;西为白虎位。设计体现国人的自然观“桃花源”,东西轴线消失于自然田园之中(见图2)。3.2游线设计及景点特质公园主入口位于小路的东入口,经过入德之门、八德石、八德路,对景为六艺小品,北为槐荫广场,广场向西为圣贤园,向东则进入国学书苑。进入圣贤园后游览路线分2条:1条大道可看见杏坛讲学小品;1条往山上去的小路则表现出孔子周游列国的场景,小路入口为礼乐小品,是孔子思想精髓。这2条旅游线路在山下汇合后,途经廊桥到达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爱莲园、牡丹园及海棠园及思齐廊,思齐廊与圣贤园南北相对,相互呼应。向东进入楷树广场(敬孝主题场地),最后进入停车场或东门。公园各景点均体现国学的不同内容,寓教于游园之中。1)东大门东门在色调上采用灰白和北京红,体现地域特色,以灰砖墙、匾额、印章、回纹等传统文化内容和符号体现国学气质氛围及国学文化主题。采用方块字装饰栏杆,以《论语》中经典语句为主要内容,体现文化性(见图3)。2)八德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是中华文化的“DNA”,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个子孙的骨髓里。设计采用八德墩造型,放置于两侧微地形上,使游人在林荫大道漫步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见图4)。3)六艺小品“六艺”是
通过孝亲廊文化点缀及玉兰、紫藤等具有家庭文化特色的植物配置,弘扬孝亲美德(见图11)。10)永乐书院设置于东入口北侧,通过组织讲座、论坛、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实现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见图12)。3.3植物规划孔子等儒家先贤们把自然界的植物特征、形态、生长环境与古代社会的出世思想、人生价值、伦理道德相联系,以表达自己的情怀及寄托。孔子看到松柏感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宋代儒家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槐树代表韬略、富贵图4八德路图5六艺小品图6礼乐小品图7孔子圣迹景墙图8杏坛讲学图9山川锦绣
本文编号:3132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3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