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英译比较研究举例
发布时间:2021-07-09 06:15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元典,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由于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诗经》自中西文化交流之始就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相继为西方传教士和汉学家翻译成各种文字,其中,英译成果最为丰富。但是,与英译作品相对应的研究却显不足。目前,系统研究《诗经》英译的著作,只有2007年出版的李玉良所著《〈诗经〉英译研究》和2013年出版的梁高燕所著《〈诗经〉英译研究》两部。有关《诗经》英译的论文较为丰富,内容囊括了《诗经》英译研究概述、译者研究、译本研究、译本传播等,但针对某篇章的英译比较分析多集中于《蒹葭》、《关雎》等较为大众所熟知的篇目,而对其他篇目的英译比较研究少之又少。本论文将选取八首有代表性的被忽略的诗篇进行深度挖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英译作品的比较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由选题原由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两部分内容组成,主要为《诗经》英译及英译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的梳理总结。第二部分为《诗经·国风》英译比较的基础和材料。第三部分为《诗经·国风》英译比较举例。选取了理雅各的《诗经·国风》散体译本、杨宪益与戴乃迭合译的《诗经》选本、许渊...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由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诗经·国风》比较材料及基础
一、比较基础材料
毛公、郑玄、孔颖达与《十三经注疏》
朱熹与《诗集传》
余冠英与《诗经选》
程俊英与《诗经译注》
二、译本比较材料
理雅各与《诗经·国风》
杨宪益、戴乃迭与《诗经》
许渊冲与《Book of Songs》
汪榕培、潘智丹与《英译〈诗经·国风〉》
王方路与《〈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
贾福相与《〈诗经·国风〉英文白话新译》
第二章《诗经·国风》英译比较举例
《国风·周南·樛木》
《国风·周南·汝坟》
《国风·召南·行露》
《国风·齐风·甫田》
《国风·唐风·椒聊》
《国风·秦风·权舆》
《国风·陈风·宛丘》
《国风·豳风·伐柯》
第三章 总结
一、译本翻译方法总结
二、以《诗经》为例谈中国经典外翻原则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的英译研究述评[J]. 袁赞.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19)
[2]国内《诗经》英译研究二十年[J]. 文军,郝淑杰. 外国语言文学. 2011(02)
[3]欧美诗经论著提要[J]. 张万民. 诗经研究丛刊. 2010(00)
[4]诗歌译者地位的阐释学浅析——介评诗经《关雎》五个英译版本[J]. 曹克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5]《诗经》的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版《诗经》即将出版之际[J]. 汪榕培. 中国翻译. 2007(06)
[6]《诗经》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J]. 李玉良,王宏印.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4)
[7]《诗经》英译概述[J]. 包延新,孟伟.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6)
[8]《诗经》的西传与英译[J]. 山青. 书城. 1995(02)
[9]《诗经》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J]. 周发祥. 文学评论. 1993(06)
[10]《诗经·汝坟》新解[J]. 翟相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1)
硕士论文
[1]欧美国家的《诗经》研究[D]. 周青.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哲学阐释学视角下《诗经》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 白桦.天津理工大学 2009
[3]语言美与文化意象的传递—《诗经》翻译研究[D]. 刘玮.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3202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由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诗经·国风》比较材料及基础
一、比较基础材料
毛公、郑玄、孔颖达与《十三经注疏》
朱熹与《诗集传》
余冠英与《诗经选》
程俊英与《诗经译注》
二、译本比较材料
理雅各与《诗经·国风》
杨宪益、戴乃迭与《诗经》
许渊冲与《Book of Songs》
汪榕培、潘智丹与《英译〈诗经·国风〉》
王方路与《〈诗经·国风〉白话英语双译探索》
贾福相与《〈诗经·国风〉英文白话新译》
第二章《诗经·国风》英译比较举例
《国风·周南·樛木》
《国风·周南·汝坟》
《国风·召南·行露》
《国风·齐风·甫田》
《国风·唐风·椒聊》
《国风·秦风·权舆》
《国风·陈风·宛丘》
《国风·豳风·伐柯》
第三章 总结
一、译本翻译方法总结
二、以《诗经》为例谈中国经典外翻原则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诗经》的英译研究述评[J]. 袁赞.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19)
[2]国内《诗经》英译研究二十年[J]. 文军,郝淑杰. 外国语言文学. 2011(02)
[3]欧美诗经论著提要[J]. 张万民. 诗经研究丛刊. 2010(00)
[4]诗歌译者地位的阐释学浅析——介评诗经《关雎》五个英译版本[J]. 曹克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5]《诗经》的英译——写在“大中华文库”版《诗经》即将出版之际[J]. 汪榕培. 中国翻译. 2007(06)
[6]《诗经》英译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反思[J]. 李玉良,王宏印.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04)
[7]《诗经》英译概述[J]. 包延新,孟伟.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06)
[8]《诗经》的西传与英译[J]. 山青. 书城. 1995(02)
[9]《诗经》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J]. 周发祥. 文学评论. 1993(06)
[10]《诗经·汝坟》新解[J]. 翟相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1)
硕士论文
[1]欧美国家的《诗经》研究[D]. 周青.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哲学阐释学视角下《诗经》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D]. 白桦.天津理工大学 2009
[3]语言美与文化意象的传递—《诗经》翻译研究[D]. 刘玮.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32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273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