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当前大学生人格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12:44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要想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培养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人格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国力。因而,如何培育具有健康人格的现代高素质人才,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已经深植于国人的精神之中,是其人格塑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人格是文化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的文化土壤,就会生出与其相适应的人格特征。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成己为己的自我认知、刚健有为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及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意识。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充分汲取我国传统和谐文化的精华,以此来克服当前大学生人格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完善大学生的认知人格、情绪人格和行为人格,发挥传统和谐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积极影响。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及特征,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概念及内容;第三部分阐述了人格的基本内涵,并把大学生人格的基本内涵分为三个方面:大学生认知人格,大学生情绪人格,大学生行为人格;第四部分...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文创新点
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概述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2.1.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2.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涵义
2.2.1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概念
2.2.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内容
2.3 本章小结
3 大学生人格概述
3.1 人格的基本内涵
3.1.1 人格的溯源
3.1.2 不同学科对人格的定义
3.2 大学生人格的基本内涵
3.2.1 大学生认知人格
3.2.2 大学生情绪人格
3.2.3 大学生行为人格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4.1 传统文化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4.1.1 文化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4.1.2 传统文化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4.2 当前大学生人格现状
4.2.1 当前大学生人格现状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4.2.2 当前大学生人格存在的问题
4.3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实影响
4.3.1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积极影响
4.3.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当前大学生人格的消极影响
4.3.3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当前大学生影响的现实状况
4.3.4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影响力减弱的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健全大学生人格的对策
5.1 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5.1.1 树立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5.1.2 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
5.2 利用传统和谐文化对当前大学生人格影响的原则
5.2.1 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
5.2.2 主体能动性原则
5.2.3 渗透性原则
5.2.4 创新发展性原则
5.3 运用传统和谐文化,优化大学生所处三大环境
5.3.1 利用传统和谐文化,优化家庭环境
5.3.2 利用传统和谐文化,优化校园环境
5.3.3 利用传统和谐文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5.4 借鉴传统和谐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塑造
5.4.1 树立理想的认知人格
5.4.2 树立理想的情绪人格
5.4.3 树立理想的行为人格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扬弃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林学猛,王连花. 传承. 2009(02)
[2]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高校和谐管理与和谐教育的启示[J]. 刘楠嶓.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述评[J]. 黄祖军,邱仁富. 学术论坛. 2008(12)
[4]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J]. 陈晓洁. 理论与改革. 2008(05)
[5]浅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J]. 蔺隆.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6]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 崔志胜.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6)
[7]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的和谐[J]. 沈根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8(03)
[8]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齐景爱.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9]和谐世界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探析[J]. 黄刚.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6)
[10]和谐班级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J]. 何义芳,孙侠,许占全. 中国医药导报. 2006(22)
博士论文
[1]论人格的文化生成[D]. 杨秀莲.东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 尹增宝.燕山大学 2008
[2]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D]. 陶春丽.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 王奎东.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先秦儒家人格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价值研究[D]. 李玲玲.四川师范大学 2007
[5]关于大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思考[D]. 刘凤颖.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研究[D]. 丁桂波.东北师范大学 2007
[7]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D]. 孙喜香.四川师范大学 2007
[8]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作用的研究[D]. 刘丽.西安理工大学 2007
[9]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培育研究[D]. 崔昌玺.南京师范大学 2006
[10]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D]. 杜继艳.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0171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本文创新点
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概述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2.1.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2.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涵义
2.2.1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概念
2.2.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内容
2.3 本章小结
3 大学生人格概述
3.1 人格的基本内涵
3.1.1 人格的溯源
3.1.2 不同学科对人格的定义
3.2 大学生人格的基本内涵
3.2.1 大学生认知人格
3.2.2 大学生情绪人格
3.2.3 大学生行为人格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4.1 传统文化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4.1.1 文化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4.1.2 传统文化对人格发展的作用
4.2 当前大学生人格现状
4.2.1 当前大学生人格现状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4.2.2 当前大学生人格存在的问题
4.3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现实影响
4.3.1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积极影响
4.3.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当前大学生人格的消极影响
4.3.3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当前大学生影响的现实状况
4.3.4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影响力减弱的原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健全大学生人格的对策
5.1 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5.1.1 树立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5.1.2 采用人性化管理方法
5.2 利用传统和谐文化对当前大学生人格影响的原则
5.2.1 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
5.2.2 主体能动性原则
5.2.3 渗透性原则
5.2.4 创新发展性原则
5.3 运用传统和谐文化,优化大学生所处三大环境
5.3.1 利用传统和谐文化,优化家庭环境
5.3.2 利用传统和谐文化,优化校园环境
5.3.3 利用传统和谐文化,优化社会文化环境
5.4 借鉴传统和谐文化融合时代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人格塑造
5.4.1 树立理想的认知人格
5.4.2 树立理想的情绪人格
5.4.3 树立理想的行为人格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扬弃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林学猛,王连花. 传承. 2009(02)
[2]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高校和谐管理与和谐教育的启示[J]. 刘楠嶓.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述评[J]. 黄祖军,邱仁富. 学术论坛. 2008(12)
[4]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J]. 陈晓洁. 理论与改革. 2008(05)
[5]浅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特征[J]. 蔺隆.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6]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J]. 崔志胜.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06)
[7]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中的和谐[J]. 沈根华.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8(03)
[8]对加强和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于伟峰,商植桐,于雪梅,齐景爱.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9]和谐世界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探析[J]. 黄刚.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6(06)
[10]和谐班级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J]. 何义芳,孙侠,许占全. 中国医药导报. 2006(22)
博士论文
[1]论人格的文化生成[D]. 杨秀莲.东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 尹增宝.燕山大学 2008
[2]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D]. 陶春丽.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 王奎东.华中师范大学 2008
[4]先秦儒家人格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价值研究[D]. 李玲玲.四川师范大学 2007
[5]关于大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思考[D]. 刘凤颖.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研究[D]. 丁桂波.东北师范大学 2007
[7]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D]. 孙喜香.四川师范大学 2007
[8]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作用的研究[D]. 刘丽.西安理工大学 2007
[9]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培育研究[D]. 崔昌玺.南京师范大学 2006
[10]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D]. 杜继艳.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201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2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