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晚年的胡适“情结”
发布时间:2022-01-12 15:39
进入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已成为时人心目中的"老辈",而胡适则是学界"新人"象征。但此时的梁启超依然注重追逐新的学术风尚,在这一过程中,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将胡适视为"学术对手方",在诸多学术问题上与胡适展开较量。梁启超的胡适"情结"体现了转型时期新旧两代知识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文章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7(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梁、胡之交往
二、胡适之于梁启超:学术益友与“对手方”
(一) 对“白话诗歌”的“稍有意见”
(二) 评议胡著《中国哲学史大纲》
(三) 置胡序为《墨经校释》“后序”
(四) 关于“最低国学书目”的争议
三、转型时期的学人代际更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启超与胡适墨学研究之比较[J]. 董德福.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9(02)
本文编号:3585032
【文章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7(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梁、胡之交往
二、胡适之于梁启超:学术益友与“对手方”
(一) 对“白话诗歌”的“稍有意见”
(二) 评议胡著《中国哲学史大纲》
(三) 置胡序为《墨经校释》“后序”
(四) 关于“最低国学书目”的争议
三、转型时期的学人代际更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启超与胡适墨学研究之比较[J]. 董德福.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9(02)
本文编号:3585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85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