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成长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0 08:27
本文首先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结合研究的重大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总体思路:客观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和与现代性、后现代性契合的因素,加快中国民营企业转型过程。在论文的主体部分,论文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详细综述的基础上,首先对中国民营企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在肯定其强劲崛起、快速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发育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作用的同时,也中肯地指出了其缺点和不足;接着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分别以儒学、佛教、道家三大传统思想源流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民营企业管理思想和实践的主导性影响,肯定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民营企业的现代需要、后现代需要具有契合性,应用之既是必要的选择,又是比较充分的选择。论文最后提出了利用传统文化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的对策,提出要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打造领袖型、知识型、长寿型、慈善型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和谐型、信誉型、开放型、创新型民营企业,创造民营企业名牌,以此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快速成长。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综述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1.1 崇尚统一
2.1.2 追求和谐
2.1.3 注重实用
2.1.4 强调道德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2.2.1 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
2.2.2 传统文化的方法价值
2.2.3 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2.2.4 传统文化的负价值
2.3 企业文化的含义及特质
2.3.1 企业文化的含义
2.3.2 企业文化的特质
2.4 传统文化的管理哲学思想
2.4.1 人为邦本
2.4.2 人之能群
2.4.3 正己正人
2.4.4 贵和持中
2.4.5 自强不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分析
3.1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
3.1.1 民营企业的探索与发展阶段
3.1.2 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阶段
3.1.3 民营企业战略新机遇阶段
3.2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3.3 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3.3.1 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3.3.2 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3.3.3 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共同富裕的增长极
3.3.4 对外贸易新兴主力和企业走出去的生力军
3.3.5 工业化的强大动力和城市化的助推剂
3.4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3.4.1 资源配置架构有待优化
3.4.2 社会信用状况有待改善
3.4.3 知识主导形态有待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关系
4.1 传统文化对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具有主导性影响
4.1.1 儒学的人本主义浸润
4.1.2 佛教的圆融渗透
4.1.3 道家的自然图式介入
4.2 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需要的契合
4.2.1 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现代性需要的契合
4.2.2 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后现代性需要的契合
4.3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营企业的地域性影响
4.3.1 孔孟原始之儒塑造了山东型民营企业
4.3.2 经世致用之儒孕育了吴越型民营企业
4.3.3 古层道教催生了闽南型民营企业
4.3.4 变型佛教成就了南粤型民营企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的对策
5.1 继承传统文化思想打造现代民营企业家队伍
5.1.1 以王道文化一统天下的气魄打造领袖型企业家队伍
5.1.2 以儒学文化博学善思的传统打造知识型企业家队伍
5.1.3 以道家文化长生不老的追求打造长寿型企业家队伍
5.1.4 以佛教文化普度众生的境界打造慈善型企业家队伍
5.2 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建设现代民营企业
5.2.1 用仁者爱人精神建设和谐型民营企业
5.2.2 用崇尚信义精神建设信誉型民营企业
5.2.3 用兼收并蓄精神建设开放型民营企业
5.2.4 用有生于无精神建设创新型民营企业
5.3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造现代民营企业名牌
5.3.1 依附名人创名牌
5.3.2 依据名典创名牌
5.3.3 依靠名地创名牌
5.3.4 依托名物创名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伟,杨文爽.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6(12)
[2]试论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建设[J]. 林宁,肖洁. 科技创业月刊. 2006(12)
[3]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J]. 郭浩. 科技创业月刊. 2006(12)
[4]试论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 陈良启. 商场现代化. 2006(35)
[5]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 宋合利,谈家水. 商场现代化. 2006(34)
[6]浅谈企业文化建设[J]. 王焱,王春凤. 中国科技信息. 2006(23)
[7]民营企业“走出去”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J]. 廖继胜. 现代企业. 2006(11)
[8]民营企业国际化:模式分析[J]. 赵伟,赵婷. 浙江经济. 2006(22)
[9]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J]. 沈亚平. 中外企业文化. 2006(11)
[10]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J]. 段素芳. 科技资讯. 2006(31)
本文编号:3634656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综述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1.1 崇尚统一
2.1.2 追求和谐
2.1.3 注重实用
2.1.4 强调道德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2.2.1 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
2.2.2 传统文化的方法价值
2.2.3 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2.2.4 传统文化的负价值
2.3 企业文化的含义及特质
2.3.1 企业文化的含义
2.3.2 企业文化的特质
2.4 传统文化的管理哲学思想
2.4.1 人为邦本
2.4.2 人之能群
2.4.3 正己正人
2.4.4 贵和持中
2.4.5 自强不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民营企业现状分析
3.1 民营企业发展历程
3.1.1 民营企业的探索与发展阶段
3.1.2 民营企业快速发展阶段
3.1.3 民营企业战略新机遇阶段
3.2 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3.3 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3.3.1 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3.3.2 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和社会稳定的减压阀
3.3.3 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共同富裕的增长极
3.3.4 对外贸易新兴主力和企业走出去的生力军
3.3.5 工业化的强大动力和城市化的助推剂
3.4 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3.4.1 资源配置架构有待优化
3.4.2 社会信用状况有待改善
3.4.3 知识主导形态有待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发展关系
4.1 传统文化对中国民营企业文化具有主导性影响
4.1.1 儒学的人本主义浸润
4.1.2 佛教的圆融渗透
4.1.3 道家的自然图式介入
4.2 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需要的契合
4.2.1 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现代性需要的契合
4.2.2 传统文化与民营企业后现代性需要的契合
4.3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营企业的地域性影响
4.3.1 孔孟原始之儒塑造了山东型民营企业
4.3.2 经世致用之儒孕育了吴越型民营企业
4.3.3 古层道教催生了闽南型民营企业
4.3.4 变型佛教成就了南粤型民营企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民营企业成长的对策
5.1 继承传统文化思想打造现代民营企业家队伍
5.1.1 以王道文化一统天下的气魄打造领袖型企业家队伍
5.1.2 以儒学文化博学善思的传统打造知识型企业家队伍
5.1.3 以道家文化长生不老的追求打造长寿型企业家队伍
5.1.4 以佛教文化普度众生的境界打造慈善型企业家队伍
5.2 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建设现代民营企业
5.2.1 用仁者爱人精神建设和谐型民营企业
5.2.2 用崇尚信义精神建设信誉型民营企业
5.2.3 用兼收并蓄精神建设开放型民营企业
5.2.4 用有生于无精神建设创新型民营企业
5.3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创造现代民营企业名牌
5.3.1 依附名人创名牌
5.3.2 依据名典创名牌
5.3.3 依靠名地创名牌
5.3.4 依托名物创名牌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伟,杨文爽.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6(12)
[2]试论民营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建设[J]. 林宁,肖洁. 科技创业月刊. 2006(12)
[3]简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之本[J]. 郭浩. 科技创业月刊. 2006(12)
[4]试论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 陈良启. 商场现代化. 2006(35)
[5]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J]. 宋合利,谈家水. 商场现代化. 2006(34)
[6]浅谈企业文化建设[J]. 王焱,王春凤. 中国科技信息. 2006(23)
[7]民营企业“走出去”与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J]. 廖继胜. 现代企业. 2006(11)
[8]民营企业国际化:模式分析[J]. 赵伟,赵婷. 浙江经济. 2006(22)
[9]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J]. 沈亚平. 中外企业文化. 2006(11)
[10]关于加强民营企业授信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J]. 段素芳. 科技资讯. 2006(31)
本文编号:3634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634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