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3-08-11 20:00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已然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现实层面上,通过综合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取民族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和精神动力。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对古今学者关于对文化内涵的的不同规定和表述进行解读,进而对传统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多视角、多维度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评析了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以及海外新儒派的观点,并以此为理论前提,结合“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文化启示,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进行辩证、“扬弃”地考究。 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从现代化的本质和中国现代化的特殊性从发,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文化根基。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丰富精神资源和文化资源,集中阐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以人为本、兼爱互利的人文主义观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原则;厚德载物、广开言路的兼容精神是现代...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特征
1.1 传统文化概述
1.1.1 文化与文化的基本特征
1.1.2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1.3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2.1 天人合一精神
1.2.2 人文主义精神
1.2.3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1.2.4 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1.3.1 重视伦理道德
1.3.2 倡导和谐统一
1.3.3 富于生命力与凝聚力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2.1 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几种观点的评析
2.1.1 全盘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2.1.2 马克斯·韦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2.1.3 海外新儒派的观点
2.1.4 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启示
2.2 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辩证、"扬弃"地考究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1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3.1.1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文化根基
3.1.2 以人为本、兼爱互利的人文主义观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原则
3.1.3 厚德载物、广开言路的兼容精神是现代化进程中开放意识的先例
3.1.4 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是现代化进程中辩证思维的原初
3.2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2.1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
3.2.2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道德源流
3.2.3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发展动力
3.2.4 中国传统文化之忧患意识为现代化进程汇入强劲的内在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1665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基本特征
1.1 传统文化概述
1.1.1 文化与文化的基本特征
1.1.2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1.1.3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2.1 天人合一精神
1.2.2 人文主义精神
1.2.3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1.2.4 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1.3.1 重视伦理道德
1.3.2 倡导和谐统一
1.3.3 富于生命力与凝聚力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2.1 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几种观点的评析
2.1.1 全盘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2.1.2 马克斯·韦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2.1.3 海外新儒派的观点
2.1.4 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启示
2.2 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要求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辩证、"扬弃"地考究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1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3.1.1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文化根基
3.1.2 以人为本、兼爱互利的人文主义观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原则
3.1.3 厚德载物、广开言路的兼容精神是现代化进程中开放意识的先例
3.1.4 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是现代化进程中辩证思维的原初
3.2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2.1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
3.2.2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道德源流
3.2.3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为现代化进程注入强大发展动力
3.2.4 中国传统文化之忧患意识为现代化进程汇入强劲的内在力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1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84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