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当代山水画写意性的衰减

发布时间:2017-06-01 03:02

  本文关键词:当代山水画写意性的衰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笔墨表现物象的本质和神韵,因心造境、注重心灵感悟的抒发,游心于物,强调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自由率意与创造精神。这便是山水画赖之以生存的根本——写意性。其在山水画艺术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也是山水画最为独特的特征。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无数大师创造了大量的经典作品,将山水画的写意性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在当下的山水画坛,风格流派众多,,取向多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山水画。同时,由于写实性的强化、适应大型展览的大尺幅作品的制作性、书法根基的欠缺,以及美术教育的不足,传统国学的薄弱等新问题的出现,也导致了当下山水画出现了写意性有所减弱的现象。如何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将当下山水画推至一个顺乎时代的高点,成为众多画家和理论家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写意 多元化 笔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引言6-7
  • 第一章 当代山水画发展的现状7-15
  • 第一节 山水画形式与语言的多元化8-12
  • 第二节 笔墨的不足与写意性的缺失12-15
  • 第二章 当代山水画写意性的衰减15-20
  • 第一节 西方写实主义的引入15-16
  • 第二节 传统国学的薄弱16-18
  • 第三节 市场经济对山水画写意性的影响18-20
  • 第三章 山水画写意性回归20-24
  • 第一节 传统国学及审美能力的提高20-21
  • 第二节 书法对山水画写意性的意义21-22
  • 第三节 美术教育对山水画写意性的重视22-24
  • 第四章 当代山水画写意性发展的趋势24-27
  • 第一节 秉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创新24-25
  • 第二节 山水画写意时代的确立25-27
  • 结论27-28
  • 致谢28-29
  • 参考书目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晓燕;;浅谈戏曲的写意性[J];东方艺术;2010年S1期

2 王永忠;;解析诗文题目的“写意性”特质[J];语文学刊;2014年16期

3 曲士龙;空白与情境空间的写意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3年10期

4 董力勇;京剧舞美写意性概说[J];戏剧文学;2004年11期

5 覃莉;论中国戏剧的写意性[J];美与时代;2005年11期

6 刘Xh;;中国画写意性初探[J];社科纵横;2007年01期

7 马琳琳;;中国画的写意性[J];文艺争鸣;2011年12期

8 苟彬;;山水画写意性的哲学意蕴探赜[J];大舞台;2012年08期

9 李锦灿;;浅析插图的写意性[J];大众文艺;2013年03期

10 张励民;文化·艺术关系浅论——兼论中国艺术的写意性[J];民族艺术研究;199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由翠青;马丁民;;现代高温色釉装饰的写意性[A];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景祥;工笔画写意性的表现方式[N];中国艺术报;2012年

2 詹少君;程式性、写意性与技巧性[N];汕头日报;2006年

3 贾德江;于受万的写意性工笔画[N];美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徽;油画写意性探索[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2 姜秀杰;中国当代油画写意性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涂依依;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6年

4 赵毅;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写意性在《幕后》作品中的运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婷;论当代工笔山水画的写意性表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锦灿;插图的写意性表现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3年

7 王京陶;浅析元代山水画的写意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林爱国;当代山水画写意性的衰减[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9 杨青香;“写意性”与中国传统绘画[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吴剑青;关于油画作品写意性及抽象元素的探讨[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山水画写意性的衰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411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