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杨家将杂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3 05:04
本文关键词:元代杨家将杂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杨业殉国后不久,杨家将的事迹便流传开来。在宋、金对峙时期杨家将故事已经被说话人和勾阑艺人作为经常讲说和演出的节目了。可是由于南宋话本和金院本的文本缺失,元杂剧中的杨家将故事就是这一传说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创作型的文本,其研究价值是不言而喻。 上世纪初元杂剧以“一代之文学”的崭新姿态出现在学人视野中。国学大师王国维和吴梅是元剧研究的翘楚。静安先生对宋元戏曲的剧目版本、演变轨迹、体制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探幽触微。霜崖先生也在唱曲、制曲等方面构建了自己的理论系统。其二人在近现代元杂剧研究史上无疑具有导夫先路的作用。后学晚生应该接过前辈的大纛,将戏曲史的研究朝着更加细致、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把元代杨家将杂剧作为元代杂剧中的一种类型剧予以关注,不仅是杨家将戏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也是杨家将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研究元代杨家将杂剧,以《开诏救忠》、《昊天塔孟良盗骨》、《谢金吾诈拆清风府》等元代杨家将杂剧传世作品为蓝本,运用文本考证的方法,对元代杨家将杂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第一章对元代杨家将杂剧进行总体概述。简单介绍杨家将本事和元代杨家将杂剧之前的杨家将故事。梳理元代杨家将杂剧传世作品。分析元代杨家将杂剧写作原因,指出元代杨家将杂剧大量创作不仅受到元杂剧历史剧创作浓氛的影响,也因为杨家将故事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二章准确提炼元代杨家将杂剧剧本的主题思想:忠义勇武的极力讴歌、忠奸正邪的较量、奸佞误国的大加挞伐。 第三章揭示元代杨家将杂剧的创作心理:戏场代替战场的补偿心理、异族入主刺激下的抗争心理、英雄个人的崇拜心理、强烈的“中原化"本位心理。 第四章将元代杨家将杂剧放在历代杨家将戏曲史上作纵向考量,充分肯定元代杨家将杂剧的地位与影响。
【关键词】:杨家将 杂剧 戏曲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80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2
- 一、选题缘由8
- 二、研究现状8-10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10-11
- (一) 研究方法10-11
- (二) 研究意义11
- 四、创新处11-12
- 第一章 元代杨家将杂剧概述12-19
- 一、杨家将本事述略12-14
- 二、元杂剧前的杨家将故事14
- 三、元代杨家将杂剧传世作品14-15
- 四、元代杨家将杂剧写作原因分析15-19
- (一) 元杂剧历史剧创作浓氛的产物15-17
- (二) 杨家将故事良好的群众基础17-19
- 第二章 元代杨家将杂剧主题研究19-28
- 一、忠义勇武的极力讴歌19-23
- (一) 勇猛和武略的讴歌19-21
- (二) 赤胆忠心的讴歌21-23
- 二、忠奸正邪的较量23-25
- 三、奸佞误国的大加挞伐25-28
- 第三章 元代杨家将杂剧创作心理探析28-36
- 一、戏场代替战场的补偿心理28-29
- 二、异族入主刺激下的抗争心理29-31
- 三、英雄个人的崇拜心理31-32
- 四、强烈的“中原化”本位心理32-36
- 第四章 元代杨家将杂剧的地位与影响36-43
- 一、元代杨家将杂剧的地位36-37
- (一) 元代杨家将杂剧发展36
- (二) 元代杨家将杂剧作用36-37
- 二、元代杨家将杂剧的艺术价值37-43
- (一) 杨门女将:为人称道的巾帼英雄37-39
- (二) 杨家将武戏的阳刚美39-43
- 结论43-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道庆;叶坚丽;;情与礼的变奏——元代爱情婚姻杂剧中“墙”意象的文化透视[J];戏曲研究;2002年03期
2 吕文丽;;《琵琶记》情理论[J];戏曲研究;2008年02期
3 李小红;;《鼎峙春秋》演出研究[J];戏曲研究;2008年02期
4 陈均;;《春柳》杂志与民初之戏剧改良[J];戏曲研究;2008年03期
5 海震;;杨家将探母故事的形成及演变——以戏曲《四郎探母》、《八郎探母》为中心的探讨[J];戏曲研究;2010年02期
6 李佳莲;;李玉《北词广正谱》中“南戏北词正谬”探究[J];戏曲研究;2011年01期
7 游富凯;;晚清宫廷剧团“普天同庆班”演出活动研究[J];戏曲研究;2011年01期
8 黄仕忠;;车王府曲本收藏源流考[J];文化艺术研究;2008年01期
9 厉震林;;论伶人家族职业隔离制度及其政权策略[J];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05期
10 厉震林;;伶人家族研究现状述评[J];文化艺术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新青;;回鹘语t
本文编号:417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41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