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字文化育人资源开发的小学主题学习活动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15-03-23 12:44
□浙江省杭州建德市洋溪小学 葛金芳 李愉均
一、品读汉字,情感熏陶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汉字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也被称为“方块字”,具有独特的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趣味汉字“旬旬演”
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是汉字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只有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了解汉字,并知道其中所蕴涵的趣味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学校语文学科教研组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了有关汉字文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经过多次删改,编写完成了《品味汉字·端正做人》的校本课程。基于校本课程,学校利用班队活动课、读报写字课等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趣味美及汉字的发展历史,进而认识到我国古人过人的智慧,领略汉字线条的灵动、多变之美。
1.“趣味汉字悟人生”主题班队会
为了激发学生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的兴趣,学校校本课程在编订过程中,收录了众多极富趣味性的汉字,校本课程也因此成为学生乐看、乐学、乐读的阅读材料。同时,为了使校本课程能够系统地开设,学校在每个学期均安排了几节主题班队会。在班主任、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汉字学习主题班队会,提升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并逐步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实践证明,主题班队会是学生认识、了解汉字的有效途径。在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学生用实物组成汉字,如用香蕉、木棍等组成“信”字,然后认真分析“信”字的字形和字义,了解其中所蕴涵的生动趣味的一面。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也培养了他们诚实、守信的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内容丰富、方向明确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对汉字的趣味美有了更加明朗、清晰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热爱汉字、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主学习汉字、研究汉字的热情,写好汉字也就逐渐成为他们的自主追求。
2.“运动汉字真精彩”主题班队会
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让学生针对汉字的这一特点对其进行再创造,可以让它焕发出灵动,演变出情趣。为此学校开展了“运动汉字真精彩”的创意汉字活动,即通过设计创意汉字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让学生感受汉字的丰富内涵和美感,提高他们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如校本课程中收录了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设计的35个体育图标,它融合了我国古代甲骨文、金文的象形意趣特征,使这些极富汉字情趣的体育图标易记忆、易使用,也使该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极富中国特色,给奥运会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通过组织学生学习、感受这些体育图标所显示出的鲜明的运动特征、优雅的运动美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唤起了他们浓浓的爱国情感,增强了他们深深的民族自豪感,也激发了他们对创意汉字的极大热情。
(二)智慧汉字“日日行”
学校把每日的“读报写字课”改为“汉字研习课”,并在校园里布置了“中国文化走廊”,让学生在每天的汉字研习课和日常学习生活中日日行于汉字宝典之中,徜徉于汉字博大精深的发展史中,领悟汉字中蕴涵的智慧人生。
1.名家书法“日日行”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要求写出来的字符合传统形成的法度,虽然书法工具——毛笔十分柔软,但其书写出来的线条却能够显现刚劲、流畅、舒缓、雄壮、优雅、自然、洒脱等智慧变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因此学校在校园里布置了“书法艺术走廊”“书香室厅文化”展示汉字的无穷魅力,即在学校走廊、教室、办公室的墙壁上悬挂由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古今名句,让学生在校园散步、休憩时,随时都能欣赏到汉字所展示出的方正规矩之美和灵动多变之美,领悟汉字书法中蕴涵的智慧。
2.墙体书法“日日行”
我国传统教育对书法十分重视。这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和显著特色,因而书法教育更具有基础性、实用性、普遍性和迁延性。为了鼓励学生对名家书法进行临摹,提升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力,领悟汉字的智慧,学校在新建的围墙上开辟了“书画长廊”,并邀请建德市书法协会的老师和学校学生进行墙体书法创作。书画长廊里规整、严谨的书法创作,不仅增添了汉字内涵美的展示功能,也使学生增添了端正书写、严谨做人的内心动力。
二、品味汉字,树立规矩
汉字横平竖直,整体方正,书写须一笔一画,先后有序,法度有加,如错写一画则失之千里,漏写一点则错之万里。这犹如做人一样,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错走一点则人生暗淡,错走一步则方向迷失。这也就是说,汉字只有认真端正地书写才能清晰表达字义,只有严格遵守构字规则才能字正达意,同样只有遵守做人规则,才能和顺有度。
(一)书写姿态“周周练”
为了让学生端正写字姿态,学校写字社团的指导老师在组织活动时,从端正书写姿势着手,要求学生头正、身直、手悬空,脚踏实地坐姿正。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学生懂得了规则的形成不仅要靠外在要求,更要靠自身的坚持不懈;知道了只有自己身正,才能字正;只有一丝不苟地练习,才能养成写字的好习惯;同样也只有天长日久地不放松,才能形成自己的做人风格,不逾规越矩。
(二)做人诚信“周周练”
规则在学生生活中处处存在,遵守规则就是维护自我尊严,但规则需要从心里遵守,进行自我约束。遵守学校纪律也同样,为了避免学生在学校一个样,出校门则是另一个样,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在临近学期期末的复习阶段,开展“诚信考场”活动,为学生创设了展现自我良好诚信的平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三)规则行为“周周练”
学校每天都有校车接送学生上学和放学。有的学生常会趁值周教师兼顾不周之际蜂拥而上,这些无视规则的学生会因破坏规则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安全隐患,这时那些遵守规则按秩序上车的学生就更值得表扬和鼓励。因此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可以从规则建立开始,即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到规则建立的漫长和自主,在漫长的规则建立中逐步从接受他律向形成自律转变,如同练字时需要从他人激励向自主认可转变一样,这是一个自我行为价值观发展的过程。为此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一是在写字社团中建立学生练字时间增长值,即学生自己练字、自己记录时间、自己评价,学生根据练字时间增长值进行自我监控,并逐步形成自我的价值引领;二是建立学生乘车列队自我规则增长值,即在每天的乘车过程中记录自己规则行为的时间增长值,进而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同伴之间相互监督的氛围。
三、品鉴汉字,再塑礼仪
汉字的形体美,即汉字符号自身外部表象所体现的美感,它主要体现在整体形状和结构特点上。可以说,汉字在一笔一画、一点一顿间,皆蕴涵了无尽的美。因此汉字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如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颜真卿的字“端庄雄伟,庄重劲美”;柳公权的字体“势劲媚,爽利挺秀”。从另一个角度讲,练习书法能提升个人修养,所谓“字如其人”,意谓人与字,字与人,二而一,一而二,如鱼水相融。可见,练就一手好字,可以反映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生活的端正的态度。
(一)优美法度“期期评”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小学第一学段要让小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三学段须让学生能够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学生只有体会到汉字的典范法度之规,才能够感受汉字的形体之美,才能够潜移默化到自身形神修饰之中,进而自觉塑造自身的形体礼仪。而这些都需要学生在习字中感悟,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提升。
为了展示学生汉字书法练习的成果,搭建书法社团练习成就的展示平台,学校于2011年5月25日举行了首届“南洋杯”写字节,让学生从身边寻找典范,在讲究法度中展示汉字的字形之美。
在“南洋杯”写字节活动中,学生根据汉字书写法度展开竞赛,学生的笔画虽是稚嫩的,结构也有不尽完美之处,但是每一名学生无不端正身形或站或坐,力求临摹、创作出自己最满意、最符合汉字书法典范的作品。整个活动历时两个半小时,没有一名学生中途放弃书写创作,,都能坚持不懈、精益求精地不断书写,体现出学生的顽强毅力,认真严谨的描摹态度也反映了他们一丝不苟的为人之道。
最后,在建德市书法协会会员和学校老师的共同评议中评出了优秀作品,学生看到自己的辛勤付出获得了肯定,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不仅仅是对书写成果的自豪,更是他们在践行端正书写练习后对自己心智提升的自豪。
学生进行书法作品创作,又不仅仅局限于创作本身,而是从创作中感悟到了汉字的深刻内涵,且在不断学习、欣赏、练习中,感悟汉字的形体之美,并迁移到自身的形体礼仪。
(二)礼让有度“期期评”
汉字不仅仅具有结构之美,更具有连词成句的内涵之美。让学生创编并吟诵自编的歌谣,更容易将其内化成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将表达学生谦恭礼让心声的童谣以小报、展板、提示语等形式展示出来,更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而邀请家长共同参与礼让有度主题性童谣的创编和吟诵活动,则可以在不经意间实现亲人间心灵的碰撞、亲情的沟通,以童谣形式进行亲情对话,也更容易培养学生行事规矩、遵守公民道德的品质。
总之,教师要让学生仔细品读汉字,在品读中认知汉字的端庄、严谨、规整之美。同时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加深对汉字规矩方正之美的认识,提高学生书写方正、规整汉字的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解析汉字”“社团书法练习”“吟诵汉字”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让学生感悟汉字中蕴涵的为人之道——规矩做人。
本文编号:18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