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让教师在校本行动研究中成长——一则校本行动研究案例及解读

发布时间:2018-05-14 12:59

  本文选题:行动研究 + 新课程改革 ; 参考:《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Z1期


【摘要】:正目前,新课程改革已从义务教育阶段向普通高中阶段纵深推进。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要"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1],这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新课程背景下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定位——校本行动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advanced from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ordinary high school. The new curriculum advocates that teachers'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search should "return to school, to teachers, to teaching practice" [1], which to some extent makes clear the orientation of first-line teachers' educational researc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School-based action research.
【作者单位】: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
【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7年重点研究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SB2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5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加仙;加拿大高中学分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崔允o7,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3 孙建新;论高中新课程下的化学史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李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人的全面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李惟熔;从知识传递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评山东科技版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方向”一节[J];化学教育;2005年S1期

6 汤艳;唐丽玲;王后雄;;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李敏;新课程与教师观念[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时伟;;论社区服务与高师实践课程改革[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寇冬泉,黄技;行动研究法及其操作程序与要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林铭;“行动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磊;;关于利用BBS和Blog开展网络教学的研究报告[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雨强;开放题编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马开剑;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陆静;中学地理课程中的环境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铮;“教育Blog伴我成长”[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先俐;专业场景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斌;行动研究:中小学“科研兴校”窥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建清;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解释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苹;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德华;教学研究起点的反思与重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8 杨晓;小学语文参与式教学之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胡晓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林晓华;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素鹏;;立足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成长——“鹰架式”校本行动研究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10期

2 刘堤仿;;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J];班主任之友;2006年03期

3 牛瑞雪;;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10期

4 李玉民;;根植“校本” 重在“结合”——对新课改背景下基层学校开展校本研究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7期

5 范玉莲;;论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探索;2008年02期

6 范文卿;;行动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文教资料;2009年21期

7 范玉莲;;行动研究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J];继续教育;2007年09期

8 王洁;李艺;;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之路[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9 王惠;行动研究:青年科研人员成长的“加速器”[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6期

10 王艳玲;;课程研究者要为新课程保驾护航——钟启泉教授访谈[J];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庆发;;春天的落叶让人迷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倾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新课程下教师争做研究者[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况琳;;浅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换[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周原;;实施校本教研策略,促成教师成长[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余武;陈庆军;;试析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陈书;邱笑宸;;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问题较多 规范教材改革刻不容缓[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8 连茂廷;房元霞;;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解国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积极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宝庆 靳玉乐;协商课程对新课程改革有何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记者 宋馨;省政府督导组莅临我市检查规范办学行为和新课程改革工作[N];周口日报;2009年

3 本刊记者 冯平;新课程改革带来新变化[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4 宕昌县大寨九年制学校教师 王启智;浅谈“把课堂还给学生”中存在的问题[N];陇南日报;2008年

5 常玉宝;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素质[N];吉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滢;如何让教师更幸福些[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袁诚 袁玉花;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困惑及思考[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让我们敲响新课程改革的钟声[N];黄石日报;2006年

9 屈兑梅;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转变的要求[N];陇南日报;2010年

10 俞中续(作者系古浪县干城学区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N];甘肃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3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影强;基于BLOG的协作学习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毛伟;对教师共同体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丽娟;教学日志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斌;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之协作行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乔艳冰;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封安东;变革教师文化之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施小娟;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歆;苏州初中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9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梁惠燕;过程性学习评价行动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87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87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4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