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业评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7 18:05

  本文关键词: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09年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业评价的研究

肖姬嬛  

【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强调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现状仍不乐观,主要采用的方式还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本文本着立足学生健康发展,针对传统小学生语文学业评价的某些弊端,在新课程改革的创新评价的新理念下,提出了探索富有人情味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评价研究,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更重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着眼于学生的潜力发展。 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评价。本章针对传统基础教育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新课程背景下学业评价的着眼点和特征以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评价改革的意义三个方面做了详细地介绍,进而凸显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章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业评价改革的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创新评价的新理念下,本章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实践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评价,语文的日常评价、考试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章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教师定位。本章针对为改善学业评价的方法,提出了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几项原则,并需教师完成角色的转变,找到准确的位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23.2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引言9-13
  • 一、研究意义9
  •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9-10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四、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11-13
  • 第二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创新评价13-21
  • 第一节 传统基础教育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13-14
  • 第二节 新课程背景下学业评价的着眼点和特征14-17
  • 第三节 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改革的意义17-21
  • 第三章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业评价改革的策略21-44
  • 第一节 语文学业评价的改革前提21-22
  • 第二节 加强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22-28
  • 第三节 注重语文学习的日常评价28-36
  • 第四节 低年级语文的考试评价36-44
  • 第四章 小学语文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教师定位44-50
  • 第一节 语文学业评价的几条基本原则44-46
  • 第二节 语文学业评价中的教师角色定位46-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后记5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佳川;;树立“例子”观念,推动课堂教学——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本的使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7期

    2 杨春兰;;语文课堂应追求“说”与“写”的双剑合璧[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3 唐晓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优势[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4 邓香荣;;新课改中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5期

    5 胡美琴;;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史淑美;;对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5期

    7 张道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语文新课程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

    8 高明喜;;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创新的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9 李莉;;做一个精神导航者——谈语文教学与我的追求[J];学周刊;2011年09期

    10 陈云平;;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三;;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王赵军;;使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反思[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苏兰英;;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4 李成龙;;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李芙蓉;;情感,让语文教学如此美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时珠贵;;朗读 默读 精读——新课程改革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之关键[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祝建军;潘革新;;让文化互动植根于语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王建军;;对语文教学中“文”“道”关系的再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李仁琼;钟富彬;;探寻语文教学本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提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张金兰;;科学使用电教 改进语文教学[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忻州师院附中 李程;[N];科学导报;2010年

    2 威宁县哲觉二中 母昌柏;[N];毕节日报;2010年

    3 河南省新安三高 王辉;[N];学知报;2010年

    4 渭城区底张教育学区 胡盟;[N];咸阳日报;2010年

    5 薛屯乡初中校长、党支部书记 蔡广生;[N];锦州日报;2007年

    6 余干瑞洪中学 张巍;[N];上饶日报;2009年

    7 安塞县初级中学 白雪;[N];延安日报;2010年

    8 刘维理 冉中舟 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会宁县回民小学;[N];白银日报;2010年

    9 建湖县冈南中学 陈占万;[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凉州区九墩滩九年制学校 俞天明;[N];武威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良田;语篇交际原理与语文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3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荟;大众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浅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薛微微;中学语文教学多元智能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青艳;新课程诗意语文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肖姬嬛;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业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孔源;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利君;中学语文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温秋琰;中学语文教学空白艺术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魏荣敏;构筑中学语文教学新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剑飞;“整合”视野下的新课程语文教学反思[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杨彬;浅析新课程形势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96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e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