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训一体化”的策略研究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东生;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罗维振;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化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9期
3 曹菱红,姚纬明,房小琳,魏继红;WTO与我国高校师资建设的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曹仲岗;教师专业化与现代教师的培养和提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孙阳华;;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下师范院校的制约瓶颈及发展策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2期
7 周小山,严先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思考与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8 李浩泉;“教师专业化”认识上的误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9 陈文东,许琼华;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师教育中的运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10 杨茜;教师专业化趋势与现代教师专业化教育的提高[J];沧桑;2005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良环;论外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岳亚平;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策略的形成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苏毅严;新课程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菲;二战后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文涛;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华;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棉;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发展[D];河南大学;2003年
8 田爱丽;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彩霞;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陈坚;论中学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迎风;;校本研修网络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晓;基于知识管理的教师校本研修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周红;校本研修区域推进策略的行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柏龄;扎兰屯市校本研修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所倩;以集体性促进反思[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永;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校本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海燕;教师校本研修状态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W,
本文编号:2569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6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