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众包模式的学习辅导平台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7-06 12:33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种学习平台相继出现,成为学生群体获取学习资料和答疑解惑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现有的学习平台普遍采用雇佣固定的员工或公开向大众征集答案的方式来解答学生提问,雇佣员工的方式在提问数量较多时无法及时进行解答,而公开向大众征集答案则无法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并且多数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转载,缺乏对学习资料的审核和管理,导致学习资料的质量参差不齐。近些年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对众包的研究和应用,企业或个人采用众包模式,通过招募符合要求的互联网临时工人完成本该由特定员工完成的工作,打破了原有雇佣员工完成工作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众的智慧和能力,当前众包模式已被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例如滴滴打车、外卖配送等。所以,本文提出利用众包的灵活性、成本低、质量可控等特点,解决现有学习平台存在的难以及时回答学生多样化提问、答案正确性无法保证、以及学习资料由于缺乏审核和管理导致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基于众包模式的学习辅导平台,可以针对中小学学生用户提出的个性化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提供质量可靠的学习资料,并可根据提问记录、学习资料查询记录等用户行为数据建立学习需求模型,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资料推荐。除学生用户外,本系统的用户角色还包括答题者、审核者以及管理员,答题者和审核者为平台招募的互联网工人,其中答题者负责回答学生提问,审核者负责审核学生提问以及用户共享学习资料,通过完成平台工作赚取佣金;管理员则负责平台的运营工作,发现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接收用户反馈,保障用户权益。平台嵌入了众包领域的质量控制策略,根据答题者和审核者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活跃度、收到的评价等数据建立质量评价模型,在平台收到用户提问或上传的学习资料时,根据时间、质量等约束采用特定的众包任务推荐算法来匹配最合适的答题者集合或审核者集合,以保障答题的及时性、答案的准确性以及学习资料的质量。本系统实现了学习辅导、问题提出与解答以及学习资料共享三大业务流程,完成了问题提出与解答、学习资料查询、学习资料推荐、学习资料共享、热门学习资料收集、账户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开发。同时,对众包领域的任务推荐算法、众包工人质量评价模型进行研究和实现,使其适用于本系统的业务逻辑,利用众包模式解决现有平台存在的问题。与现有的学习平台相比,本系统解答学生提问更加及时、答案更有保障,提供的学习资料质量更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34;TP311.52
【图文】:

架构图,架构,物理,学习辅导


据发送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过调用各种服务和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访逡逑问数据服务器,更新或读取所需要的数据,然后将处理结果再反馈给客户端,逡逑展示在客户端页面。本系统的物理架构如图3-1所示:逡逑网页客户端\逦I逦]逦^逡逑|逦^邋|逦_邋I逡逑■'邋|邋internet邋!瞧逦^逦i逡逑;!逦i逡逑丨逦手机客户键逦,逦I逦|逡逑I逦|逦|逦mmmB邋\逡逑L逦1逦L逦1逡逑图3-1系统物理架构图逡逑3.2系统软件架构设计逡逑本系统作为一个完备的学习辅导平台,通过收集学生用户需求数据,为其逡逑提供学习辅导,包括针对性的问题解答以及提供各种学习资料。本平台在架构逡逑上分为三层,即用于接收用户数据的数据采集层,处理用户请求、处理数据、逡逑提供各种功能性服务的系统服务层,以及存储各种数据的数据存储层。本系统逡逑27逡逑

架构图,架构,移动客户,系统功能


逡逑的软件架构图如图3-2所示。逡逑数据采集层即采集用户数据,包括用户问题采集、对应的答案数据采集、学逡逑习资料数据采集、用户个人数据采集以及用户需求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层为整逡逑个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并且作为驱动系统功能的导火索,推动整个平台业务的逡逑运转。逡逑系统服务层的主要作用为对输入数据进行分析,调用不同系统功能,为用户逡逑进行反馈以及数据处理。系统服务层主要包括数据交互I艮务、数据处理服务、逡逑工人质量评价模型、任务推荐算法以及对各种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对客户逡逑端进行反馈,并执行不同的数据库操作。逡逑系统显示层用于在移动客户端和网页端展示平台页面,包括各种用户数据,逡逑用户提问数据、反馈的答案数据以及各种学习资料数据等等,用户可通过系统逡逑展示出查看系统功能和数据。逡逑/逡逑数据存储层逦用户数据逦问楲数据逦答案数据逦学习g料数逡逑数据交逦数据处工人质量逦任务推邋用户行为逡逑互服务逦理服务评价模型逦荐算法数搪分析逡逑^邋_逡逑I焌港碰巨I用户_邋11答案数据11学习资料11用户个人11用户

本文编号:2743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743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