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教学认识论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01-08 14:58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教学认识论研究经历了"苏化"与"中国化"探索、停滞与异化、急速勃兴、视域扩展与理论重构几个阶段,在教学认识论的基本理论、实践影响与学科探讨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在教学认识论的基本理论方面,研究者主要对教学认识论的内涵、研究意义、理论基础、批判与完善策略、范式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实践影响方面,主要集中在对教学认识论与教育改革及课程教学改革关系的探讨之中;在学科探讨方面,研究者对语文、数学、历史等学科进行了教学认识论探究。未来教学认识论研究应加强教学认识论的中国贡献研究,深入开展教师与学生认识论研究,拓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认识论研究,推进关于统编教材中的教学认识论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2(05)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学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苏化”与“中国化”探索阶段(1949—1966年)
(二)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年)
(三)急速勃兴阶段(1976—2000年)
1.恢复、重建教学认识论
2.建立教学认识论理论体系
3.反思、深化教学认识论
(四)视域扩展与理论重构阶段(2000—2019年)
1.教学认识论的学术成果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显著提升
2.教学认识论研究内容不断扩大
3.教学认识论的研究视角不断创新
4.教学认识论的争鸣不断深化
二、教学认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
(一)教学认识论的基本理论研究
1.教学认识论的内涵
2.教学认识论的研究意义
3.教学认识论的理论基础
4.教学认识论的批判与完善策略
5.教学认识论的范式转型
(二)教学认识论的实践影响研究
1.教学认识论与教育改革
2.教学认识论与课程教学改革
第一,基于对教学认识过程中“错误”问题的分析,提出正确的态度与做法。
第二,基于对教学认识方式优化问题的探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基于教学认识论中的知识观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三)教学认识论的学科探讨
1.教学认识论的语文学科探讨
2.教学认识论的数学学科探讨
3.教学认识论的历史学科探讨
三、教学认识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加强教学认识论的中国贡献研究
(二)深入开展教师与学生认识论的研究
(三)拓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认识论研究
(四)推进关于统编教材中的教学认识论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统编教材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经验[J]. 郭戈. 课程.教材.教法. 2019(05)
[2]用好统编教材 实现学科育人价值[J]. 成尚荣.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8)
[3]以数学教育的整体观把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 张曜光.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7)
[4]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三次争议[J]. 柯雅梅,刘良华. 教育学术月刊. 2017(10)
[5]数学教育“生活化”还是“数学化”——基于数学教育哲学的思考[J]. 岳欣云,董宏建. 教育学报. 2017(03)
[6]论凯洛夫教育学中国化的经验及其启示[J]. 和学新,田尊道.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7]“教学认识论”在中国的确立及其贡献[J]. 郭华.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8]重申语文教育的立人使命[J]. 刘铁芳.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4)
[9]教学认识论:批判与重建[J]. 潘洪建.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4(04)
[10]试议两种哲学取向的教学认识论[J]. 夏英.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1)
本文编号:2964800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2(05)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学认识论研究的基本历程
(一)“苏化”与“中国化”探索阶段(1949—1966年)
(二)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年)
(三)急速勃兴阶段(1976—2000年)
1.恢复、重建教学认识论
2.建立教学认识论理论体系
3.反思、深化教学认识论
(四)视域扩展与理论重构阶段(2000—2019年)
1.教学认识论的学术成果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显著提升
2.教学认识论研究内容不断扩大
3.教学认识论的研究视角不断创新
4.教学认识论的争鸣不断深化
二、教学认识论研究的主要进展
(一)教学认识论的基本理论研究
1.教学认识论的内涵
2.教学认识论的研究意义
3.教学认识论的理论基础
4.教学认识论的批判与完善策略
5.教学认识论的范式转型
(二)教学认识论的实践影响研究
1.教学认识论与教育改革
2.教学认识论与课程教学改革
第一,基于对教学认识过程中“错误”问题的分析,提出正确的态度与做法。
第二,基于对教学认识方式优化问题的探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三,基于教学认识论中的知识观分析,提出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三)教学认识论的学科探讨
1.教学认识论的语文学科探讨
2.教学认识论的数学学科探讨
3.教学认识论的历史学科探讨
三、教学认识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一)加强教学认识论的中国贡献研究
(二)深入开展教师与学生认识论的研究
(三)拓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教学认识论研究
(四)推进关于统编教材中的教学认识论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统编教材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经验[J]. 郭戈. 课程.教材.教法. 2019(05)
[2]用好统编教材 实现学科育人价值[J]. 成尚荣.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8)
[3]以数学教育的整体观把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 张曜光. 课程.教材.教法. 2018(07)
[4]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三次争议[J]. 柯雅梅,刘良华. 教育学术月刊. 2017(10)
[5]数学教育“生活化”还是“数学化”——基于数学教育哲学的思考[J]. 岳欣云,董宏建. 教育学报. 2017(03)
[6]论凯洛夫教育学中国化的经验及其启示[J]. 和学新,田尊道.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7]“教学认识论”在中国的确立及其贡献[J]. 郭华.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8]重申语文教育的立人使命[J]. 刘铁芳.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4)
[9]教学认识论:批判与重建[J]. 潘洪建.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4(04)
[10]试议两种哲学取向的教学认识论[J]. 夏英.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01)
本文编号:2964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96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