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1937年河南教师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14:20
本文关键词:1927~1937年河南教师群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教师群体①是民国时期河南社会的一个重要职业群体,目前学术界对该群体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1927~1937年间的河南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教师的来源、学历、学校及社会活动、经济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考察,以期弄清该群体的实际生存状态,进而探讨其独特的群体特征。 文章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考察河南教师群体的来源、学历结构及其分布状况,重点对教师的籍贯、男女比例、城乡分布状况进行考察,并探究造成这种状况的成因。 第二部分,主要考察河南教师群体的学校活动,重点论述教师群体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及教学效率及其互动关系,并对各级学校盛行的拉帮结派现象进行分析,弄清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对教师队伍和教育事业的影响,进而深入探讨师生关系所呈现出的新特点及其成因。 第三部分,主要考察河南教师群体的社会活动,在分析教师在对旧文化的改造和对新文化的宣传及其对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教师参与社会活动的途径及其对于河南社会变革的影响。 第四部分,主要考察河南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生活状况,在分析政府对各级学校教师制定的工资制度及其具体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总结河南教师工资及生活状况的特点,分析造成这种特征的内外原因,进而探讨工资状况对教师群体乃至教育事业的影响。
【关键词】:1927~1937年 河南 教师群体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言7-10
- (一) 学术史回顾及选题意义7-8
- (二)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8-10
- 一、教师的来源、学历及分布状况10-24
- (一) 教师的籍贯与学历结构11-18
- (二) 教师的男女比例18-19
- (三) 教师的城乡分布19-24
- 二、教师的学校活动24-37
- (一) 教师群体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24-29
- (二) 师生关系29-33
- (三) 派系现象与派系分歧33-37
- 三、教师群体社会活动37-48
- (一) 改良旧俗,布新风37-42
- (二) 争取经济权利的斗争和政治活动42-48
- 四、教师群体工资状况48-64
- (一) 大学教师48-49
- (二) 中等教师49-52
- (三) 小学教师52-60
- (四) 教师群体工资差别悬殊原因分析60-64
- 结语64-66
- 参考文献66-69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海英;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D];河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晓芳;民国时期山西小学教师管理初探(1917-1937)[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强;1927-1937年安徽教师群体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王江荷;清末民初(1862-1918)教师群体近代化历史演进考略[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娜;中国近代普通中小学科学教师构成及质量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艳茹;中国近代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宋章元;辽宁盖州地区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1927~1937年河南教师群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8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