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生态策略

发布时间:2017-06-18 16:16

  本文关键词: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生态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生涯发展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教师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生态危机现象。消解教师职业倦怠,消除教师发展中的生态危机,需要社会建立支持网络,学校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教师主动超越自身发展的生态困限,共同营造教师发展的绿色生态系统,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广西钦州学院教育科学部;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生态环境 专业发展
【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学中的探究教学与研究型教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05C122)的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是发展中的人,教师的发展由教师作为人的一般发展和职业发展两方面构成。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具有阶段性特征的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历程,其间既有高潮也有低谷。在这个历程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挫折、产生倦怠,甚至停滞发展的状况。教师的职业倦怠可视为教师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金权;教师管理:从“工作体”向“生命体”回归[J];中小学管理;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思想品德课“商榷式”教学的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耿祝芳;;在农村中学德育教育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23期

3 高响亮;;浅谈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江陈宝;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多面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任其平;论发展高师学生主体性的心理学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许世平;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张静;;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实现教师幸福的重要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8 许世平;;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衔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金祥林,肖明;从经验到科学——素质教育原则探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刘伟;;浅议自主式学习[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玲;胡涌;粟俊红;张仕固;柳晓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展概述[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胡涌;柳晓玲;张仕固;王玲;粟俊红;;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于秀华;;回归生命,,关注生命——教师管理的核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王向阳;;历史课堂开掘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刘叶云;张亚春;;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我国的教育滞胀现象[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戴剑;;区域环境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7 保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设计理论初探[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莹莹;小学新任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吴常果;基于学习风格的英语课外辅助教学实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兰云贵;硕士研究生学术生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殷燕;论话题设计在小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7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8 徐敏;职高单招班语文课前预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孙荣;课堂教学中关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王慧慧;信息技术课与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柳袁照;校长要心怀感激[J];人民教育;2004年09期

2 李希贵;经营学校文化[J];人民教育;2004年11期

3 蒋玉琴;生命与使命同行——江苏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邵兰芳访谈录[J];中小学管理;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峰;;重构教师职业生活幸福感研究[J];兰州学刊;2009年12期

2 陶西平;;营造教师发展“好生态”[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8年Z3期

3 孟宪乐;;教师文化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今日教育;2005年06期

4 林浩亮;;教师职业倦怠的文化归因及其调适[J];教育评论;2010年03期

5 宋爱芬;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元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胡冬梅;;知觉到的控制与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年30期

7 彭小春;;职业激情无油可加[J];东方养生;2007年10期

8 张建才;;从“高级职称”现象看教师的职业倦怠[J];宁夏教育;2008年02期

9 汪长明;;论教师职业倦怠现象[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越;;走出“职业倦怠” 再塑“教育理想”[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桂菊;陈艾华;;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3 蒋慧琳;许家丽;黄海燕;顾超琼;;广西护理骨干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4 王树珍;赵琦;李曙光;;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护士条列》解析培训会、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孔丽;;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原因及对策[A];全国第四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新青;余文斌;;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王伟华;;领导干部职业倦怠对工作创新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瑞英;董莹莹;李琨;;ICU护士职业倦怠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A];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与自护高级研修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田培树;;浅议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州市清潭中学 袁子阳;教师职业倦怠的突破[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黄梅县教研室 冯汉青;远离职业倦怠 成就职业梦想[N];黄冈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雯婧;教师:我们也得减减负![N];天津日报;2009年

4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级中学 沈寿鸿;重燃教师的教育激情[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声宏;职业倦怠症成了都市“流行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范占英;《职业倦怠自治手册》讨论员工心理调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7 高青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曹德霞;和谐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主讲人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教授 朱永新 本报记者 任松筠 整理;把教师生涯锻铸成隽永的传奇[N];新华日报;2009年

9 周淑君;瑞士的现代病:职业倦怠症[N];中国社会报;2005年

10 金永红;医生,最易出现职业倦怠[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笪浩波;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尼庆伟;沈阳卧龙湖湿地生态退化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海量;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兴春;松嫩平原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宋文东;红树植物红海榄系列化学组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6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7 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及其与地质构造的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8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郑丽波;基于SDSS的县域生态环境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展华;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农村中学教师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芬芬;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世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其提升[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白雪杰;从隐匿到彰显[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房慧;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的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芬;济钢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许松芽;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冬梅;中小学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三者对职业倦怠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田亚妮;以教师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科频;论教师文化的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消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生态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59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