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情感计算的适应性网络学习系统模型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16 20:04

  本文关键词:基于情感计算的适应性网络学习系统模型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情感计算 适应性学习 适应性网络学习系统


【摘要】:情感计算是与情感相关、来源于情感或能够对情感施加影响的计算。文章在分析适应性学习理论及网络学习适应性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情感计算的适应性网络学习系统模型,并对系统的用户登录模块、情感交互模块、评价模块、适应性学习过程模块及数据库模块进行了详细论述,籍以此解决传统适应性网络学习系统的情感缺失问题。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关键词】情感计算 适应性学习 适应性网络学习系统
【分类号】:TP391.6;G434
【正文快照】: ————————传统的网络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虽然可以在web环境下实现认知层面的个性化教学,但往往只重视学习内容的适应性,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状态,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情感投入,造成严重的情感缺失,甚至产生反感情绪,严重影响网络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胜泉;适应性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 罗奇;万力勇;吴彦文;;情感计算在e-Learning系统中的应用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傅小兰;;电子学习中的情感计算[J];计算机教育;200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音弦;网上适应性学习的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涛;信息技术教师应具有适应性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能力[J];成人教育;2004年02期

2 赵呈领,万力勇;学习内容管理系统:e-Learning的第二次革命[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3 卫晓娜;;E-Learning系统中基于Adaboost算法的注意力识别[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0期

4 何赤平;王春利;;基于学习对象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35期

5 费岚;张桂香;;基于B/S模式的远程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安全;2007年07期

6 王文忠;;情感计算——和谐人机交互中的关键因素[J];福建电脑;2009年04期

7 方舟;开放性教学过程的目标取向及其建构[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蒋萍;;河南省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对策探讨[J];光盘技术;2008年01期

9 刘冠明;;关于在数学教学中实施适应性教学的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军;徐宁;付宝岩;;浅谈网络教学的现状以及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陈科;陶霖密;;情感信息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岚;适应性学习系统中学习模型迁移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王国江;人机情感交互的方法与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4 欧阳杨;教育语义网中基于本体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建模[D];浙江大学;2008年

5 陈仕品;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学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琪;基于RBF的语音情感识别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郑佳;创业知识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邢科云;课程知识本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玲玲;移动通信环境下的微学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娄颜超;智能化教学中的情感识别方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沈建荣;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学生自助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1年

7 赵伟;初中化学实验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学习风格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袁丹;网络教育中适应性学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波;重庆市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唐剑岚;适应性教学CAI软件的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3 余胜泉;适应性学习——远程教育发展的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傅小兰;;电子学习中的情感计算[J];计算机教育;2004年12期

5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娟;;情感计算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科技资讯;2007年32期

2 张迎辉;林学娋;;情感可以计算——情感计算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8年05期

3 叶炳煜;;计算机会不会有情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02期

4 陶霖密;;情感计算研究进展与展望——本期主题专栏“情感计算进展”序[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9年05期

5 张颖,罗森林;情感建模与情感识别[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33期

6 冯烨明;;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8期

7 万军红;;情感计算[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王琦;何媛媛;;人工情感研究初探[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8年10期

9 贺斌;;e-Learning情感计算模型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10 郑骐;情感语音合成——研究现状与发展[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安;王志良;;基于生理信号的人机情感交互系统应用研究综述[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3)[C];2009年

2 杨陈科;陶霖密;;情感信息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3 陈建美;林鸿飞;杨志豪;;基于贝叶斯模型的词汇情感消歧[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解迎刚;王志良;;学习者情绪空间定义及应用[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解迎刚;王志良;程宁;王国江;永井正武;;人脸与眼部检测及其在情感识别中的应用[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秦春雷;余雪丽;;基于3DSMax的煤矿事故救援游戏式训练系统表情动画设计与实现[A];AECC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佩宏;陶霖密;;PAD情感空间中情感数据概率特性分析[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孙佩宏;陶霖密;;PAD情感空间中情感距离度量方法[A];第四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夏凡;王宏;;多模态情感数据标注方法与实现[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江东辉;;运用强健性学习理论改进语音辨识[A];第四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毛峡 李峥;情感计算能实现吗[N];科技日报;2011年

2 傅小兰;情感计算与人机交互的情感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主持人:本报记者 操秀英;计算机怎样读懂人类情感[N];科技日报;2011年

4 傅小兰;人机交互中的情感计算[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中科院自动化所 陶建华 谭铁牛;让计算机更善解人意[N];计算机世界;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大庆;计算机到底会不会有情感[N];科技日报;2005年

7 蔡莲红 张迎辉;让人机交互更和谐[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李晓明;PAD三维情感模型[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中科院自动化所 陶建华;听话要听音[N];计算机世界;2005年

10 中科院心理所 傅小兰;从心理学解读人机交互[N];计算机世界;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黄云峰;车间调度和谐范式与多智能体系统情智集成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楼园;企业组织结构进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4 苏庄銮;情感语音合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黄春萍;基于CAS理论的企业系统演化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伟锋;人脸表情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杨国亮;人工心理相关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8 杨杨;面向自私用户的Ad hoc网络协作机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谢波;普通话语音情感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杨国亮;人工心理相关技术研究—面部表情识别与情感建模[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联;适应性学习系统中的适应性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佳;创业知识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商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4 徐超;基于面部表情的情感计算建模系统[D];天津大学;2010年

5 王永固;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孙凤芳;汽车普适计算中情感计算模型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袁丹;网络教育中适应性学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音弦;网上适应性学习的支持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淑敏;适应性学习系统中的有效性问题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玉友;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人机交互中情感交互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85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685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b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