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义务教育平等权
发布时间:2017-08-27 03:35
本文关键词:论义务教育平等权
【摘要】: 义务教育是整体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关乎民族未来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事业。世界各国都把普及义务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20世纪初开始,我国正式提出义务教育的概念。一百多年来,围绕义务教育是否应该免费,在理论探究、制度选择、工作实践等方面开展丁积极有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义务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实行以来,国家首先要求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保障。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包括经费、课程、教学质量、办学基本条件、教师问题。法律还明确提出要缩小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要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并且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分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这些都是从法律层面保障义务教育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此部法律还重点关注了教育平等的问题,“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不得设置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对于擅自设立重点学校、重点班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相信在这部法律的保障下以及各方的积极努力,中国的义务教育可以快速健康发展。 但也有教育专家指出,此次义务教育“修法”意义重大,但仍受制于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体制,其贯彻执行必然受到行政管理体制、户籍制度等改革滞后的影响,现实中仍有很多障碍需要我们去克服。 本文拟就从国家的角度说明义务教育是国家的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国家只有积极发展教育才能保证繁荣稳定,而发展教育首先应发展义务教育。而在现实中种种教育歧视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严重障碍,有些关于教育的歧视性规定甚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应。有鉴于此,本文拟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教育平等权进行研究。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育平等权 国家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522.3;D922.16
【目录】:
- 内容提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0
- 一、义务教育平等权概述10-21
- (一) 平等权的内涵10-13
- (二) 义务教育平等权概述13-17
- 1、义务教育平等权的内涵13-14
- 2、义务教育平等化的理由14-17
- (三) 推动义务教育平等权的意义17-21
- 1、推动义务教育平等权符合国际人权要求17-20
- 2、推动义务教育平等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20-21
- 二、义务教育平等权的现状及原因分析21-28
- (一) 义务教育平等权的现状21-25
- 1、入学机会不平等21-23
- 2、义务教育质量上的不平等23-25
- (二) 义务教育平等权在现阶段不平等的原因分析25-28
- 1、经济层面的分析25-26
- 2、社会层面的分析26-28
- 三、促进义务教育平等权的思考28-40
- (一) 国家是义务教育平等权的最主要义务主体28-31
- 1、国家履行义务的合理性依据28-29
- 2、国家在促进平等权时应当履行的义务29-31
- (二) 促进义务教育平等权应采取的相关措施31-36
- 1、国家应树立最高义务主体的意识31-32
-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32-34
- 3、政府保证义务教育的公益与均衡34-36
- (三) 新义务教育法的思考36-40
- 1、新义务教育法的进步36-38
- 2、促进义务教育平等性的思考38-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5
- 后记45-4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美术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44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4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