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视阈中的中国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
本文关键词:实用主义视阈中的中国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信息化 学习环境 学习服务 建设现状 实用主义
【摘要】:大学提供给学生的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学习环境。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注重效用原则,强调实用主义方法是引导人们积极地改造环境。从实用主义角度认识高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变革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以ICT技术为支撑的教与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目前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存在硬件建设整体设计融合度较低、软件设计考虑师生需求不够、教学评价机制单一、教学服务缺乏个性化支持和一站式服务、总体投入依旧不足等问题。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倡导使用者设计及相关者参与,提供有效学习服务等方式来改变建设模式,从而促进创造性学习的发生。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正在成为高校破解的命题,"云大学"的概念已经出现在可能的解决方案中。
【作者单位】: 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
【关键词】: 高校信息化 学习环境 学习服务 建设现状 实用主义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习与课程之关系研究”(2009JJD880011)成果之一 获得“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信息时代发明一项新技术需要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而新技术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地平线报告”(Horizon Report)作为国外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整体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分析的权威报告,近几年所涉及的各类技术充分体现了新技术融入高等教育的速度之快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裴新宁;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仁洪;;全纳教育的支持系统及其生态化走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金美福;两种教师发展模式论比较——兼与台湾学者饶见维先生商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高欣峰,刘成新;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动力机制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0期
4 张爽,李玉斌;从活动理论看远程教育中小组学习活动的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11期
5 陈曙;;从课程到专业的网上课堂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7期
6 陆秀花;;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J];当代护士(综合版);2006年03期
7 张筱兰;论贯一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8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9 谢幼如;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任剑锋,李克东;分布式认知理论及其在CSCL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艳;;基于技术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邵燕楠;走向“情境”与“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冬雪;“视、听、做”一体化的婴幼儿语言习得环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莉;信息技术支持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志颖;基于案例的在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瑛;“痛风临床诊治”网上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丽华;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施沈阳;论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物理教学过程[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孟剑平;基于信息技术的物理问题解决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喻东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9 黎友源;网络课程设计及评价标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10 徐红彩;基于资源的学习过程设计模式[D];河北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钟志贤;论学习环境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3 钟国祥;张小真;;一种通用智能学习环境模型的构建[J];计算机科学;2007年01期
4 顾小清,王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九阳;朱琦;;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设计[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2 马艳丽;付宏才;张竞舟;张天会;阳厚森;;云南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9期
3 钟志贤;;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心理学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6期
4 谢晓丹;;“2011高校虚拟化与云计算应用研讨会”在浙大举行 信息技术与数据中心加深融合[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8期
5 王建明;陈仕品;刁永锋;;多用户虚拟学习环境River City的项目分析及其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晓芳;;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三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曾东君;“链接”孤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阳洁;民办高校信息化路在何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4 北京大学 金江军 整理;2005年高校教育信息化大事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北京信索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状况研究[N];电脑商报;2003年
6 ;从建设走向应用 从城市走向农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肖波;三分技术 七分管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8 阳洁;信息化是一种手段[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9 ;信息技术转战高等职教[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10 杨家海;CERNET2:教育信息化的基石[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伟;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逸舟;基于任务的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婷婷;我国高校信息化机制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陈小君;教育游戏的学习环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英杰;网络三维虚拟学习环境情感交互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高鹏飞;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玉石;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梅剑峰;基于Web的主动参与式学习环境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美;基于模型的科学学习及其学习环境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袁磊;计算机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安福杰;整合心理学理论设计多媒体学习环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3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0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