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学习惯的意蕴、特质与改变路向:教学文化变革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14 11:03

  本文关键词:教学习惯的意蕴、特质与改变路向:教学文化变革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习惯 教学行为 教学文化 教学改革


【摘要】:教学习惯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带有自觉性和潜意识特征的教学行为,是特定教学行为方式的直接存在和教学观念文化的显体,它存在于一切教学文化活动方面。教学习惯具有保守性、自动性、二重性等文化特质。改变旧的、坏的教学习惯,养成新的、好的教学习惯,是教学文化变革中教师面临的一种挑战性的活动。教学习惯的改变是在日常教学生活变革中进行,通过优秀教学文化的示范引领及教学制度文化的惩戒堵塞,从日常教学生活的点滴细微处着手,经由持久的日常教学生活实践陶冶来完成。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教学习惯 教学行为 教学文化 教学改革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文化冲突与调适:新课程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11YJA880054) 杭州师范大学勤慎项目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从深层意义上理解,教学改革就是教学文化的变革。教学改革中暴露的问题不单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更多的是文化层面的问题。在当下的教学改革中,暴露出许多教学文化方面的问题,譬如旧的、坏的教学习惯形成了现实中对教学改革的文化阻滞力。在教学改革中,已历史性地提出了必须改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华;;论教学规范的习俗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8期

2 阳泽;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教学习惯创新[J];天津教育;2005年04期

3 高兆明;;论习惯[J];哲学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6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7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8 周世中;;西方法的合理性思想的演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10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涵华;完善我国监外执行法律监督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邹舒然;网络传播对我国公民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继存;;教学文化:一种体验教学总体问题的方式[J];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钟启泉,姜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陈效飞;任春华;;教学文化历史研究及启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3期

4 孙秀敏;郭守峰;;教学文化与教学变革[J];山东教育;2008年17期

5 闫红梅;;浅论教学文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5期

6 王爱菊;;教学文化冲突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5期

7 王爱菊;;教学文化冲突的存在及其研究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19期

8 李献奇;赵桂香;孙继明;;教学文化及其功能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01期

9 庞文娟;;论传统与现代教学文化的平衡转型[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9期

10 杨梦琪;;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文化的转型与建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元锴;方铭琳;安宝娣;沈立;;《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课题结题报告[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萍 黄河;给教学习惯注入脑科学的营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张迁;浅谈教师教学习惯的养成[N];黔西南日报;2011年

3 广东省深圳市绿洲小学校长 刘东风;“推门课”不能再推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胡金英;浅谈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的素养[N];团结报;2005年

5 徐贤友;新课程教学中的关系学[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段 旭;新课程理念引发教研变化[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渤海大学 姜德刚;生成之后莫忽略价值引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武穴市四望中心学校 唐国年;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对策[N];黄冈日报;2006年

9 刘淼;差距到差异:一字之差十年历练[N];青岛日报;2008年

10 董兴其;知识管理应用于教育领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德林;教学个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教学文化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杨沫辉;教学习惯[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俊列;教学文化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文喜;高校网络辅助教学中的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文超;e学校环境对课堂文化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陈海凡;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制度:以日英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乐韵;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明亮;教师教学状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金碧薇;课堂文化视角中的师生互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10 崔玲;基于Google平台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0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30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a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