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农村德育的道德价值及其自我建构

发布时间:2017-10-15 02:39

  本文关键词:农村德育的道德价值及其自我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德育 乡村社会 道德价值 自我建构


【摘要】:乡村社会有自己独特的道德价值,这种价值具有不可侵犯的自足性,这种自足性是农村德育自我建构的天然资源。乡村不仅有保守和传统,也有和谐、质朴和礼让。在那里,人类的自然本性与道德信仰得到守护和延续。面对乡村社会的传统和文化,农村德育应保有一份自我建构的权利,不能以任何名义轻易毁坏乡村社会的伦理传统和精神价值。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农村德育 乡村社会 道德价值 自我建构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乡村伦理的自我建构与新农村德育建设的探索与研究》(课题批准号:DEA090274)的中期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0
【正文快照】: 对乡村建设及其道德教化的关注,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开始。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专门论述了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在他看来,中国社会的道德基础根源于乡村文明,乡村建设是中国唯一的出路,他主张通过创造新文化而创造一种新制度。在当时来说,梁漱溟先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志海;流动民工现代性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徐增阳;"民工潮"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4年01期

3 叶君;;生活在别处——论乡村家园想象的生成[J];求是学刊;2008年03期

4 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05期

5 贺雪峰;;中国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以辽宁大古村调查为例[J];学习与探索;2007年05期

6 周晓虹;城市文化与城市性格的历炼与再造——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关怀[J];浙江学刊;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书;;北京城市性格初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刘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策略初探——社区工作介入的空间[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秀荣;吴丽生;刘靖宇;曹华;王凌娟;;人类体质的演化与东方人的运动能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5 胡建忠;江亮;但艳芳;;从农民新价值观塑造透视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6 卢岚;;财富与隐患:悬浮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沈冠辰;沈诗杰;;农民工进城引发的城市社区冲突浅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流动民工的现代性生成——以成都市为例[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1期

9 江立华;农民工的权利缺失与维权机制[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熊晓辉;;艺术人类学与人文主义[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克军;;科技哲学与人类学交叉领域的新探索——多重声音解读技术奴役困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王光甫;;农民工体制与农民工的现代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志红;朱成兰;谢薇;;引入人类学的眼光和胸怀研究傣医药——傣医药研究的方法和观念浅谈[A];2005国际傣医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志红;谢薇;;民族医学的研究应该具有人类学的眼光和胸怀——民族医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浅谈[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白友涛;;社会学视野中的回族学——也谈回族学的学科属性和方法论[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陈萍;;我国农民工的城市适应[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杰舜;;人类学洞察性简论[A];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C];2006年

9 饶吉银;;社会冲突与和谐视角下的农民工问题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张树平;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6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罗惠,

本文编号:1034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34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