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生态哲学视域下课堂教学环境的内涵

发布时间:2017-10-20 14:07

  本文关键词:生态哲学视域下课堂教学环境的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环境 生态哲学 心理环境 课堂教学过程 物理环境 教学活动 视域 学生 环境系统 课堂环境


【摘要】:正教学环境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环境有不同的理解,对"教学环境"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国外多侧重于心理环境的研究,目的是要揭示课堂环境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高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关键词】课堂教学环境 生态哲学 心理环境 课堂教学过程 物理环境 教学活动 视域 学生 环境系统 课堂环境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教学环境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环境有不同的理解,对“教学环境”这一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国外多侧重于心理环境的研究,目的是要揭示课堂环境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科学业成绩。国内则主要关注教学环境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一、课堂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梅洁;小学课堂教学环境变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郑伟红,郑卫丽;对技术选择因素的反思——评乔治·巴萨拉的技术发展和技术选择思想[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3 郑元叶;生态事实、价值观与生态伦理规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胡坚强;试论我国森林旅游的文化内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包庆德;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蔡建国;舒美英;;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哲学反思[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彭勇;;基于体育隐蔽课程的多元文化传递价值认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仲达,解祥梅;论体育课程与师生关系的变革[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余谋昌;生态文化是一种新文化[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10 谢斌;生态哲学与现代管理学的人性假设[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家访;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4 刘顺妮;水泥-混凝土体系环境影响评价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8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开发的初步探索[D];苏州大学;2001年

2 高闯;科技活动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薛孝宏;论教学交往——理论的探究与现实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传金;论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嘉云;陆良山区初中英语写作的障碍诊断及其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英成;足球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傅顺;从环境演化角度探讨三星堆文化消失之原因[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9 姜春萍;班级气氛与中学生人格的相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彩芸;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2 黄颂杰;论西方哲学演进的思路和问题[J];河北学刊;2003年04期

3 邹诗鹏;可持续发展观与生存观念的转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宋广文,窦春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及其教育作用[J];教育科学;1999年02期

5 吴康宁,程晓樵,吴永军,刘云杉;教学的社会学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1995年07期

6 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7 吴晓义;;发展性教学监控的教育生态学思考[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佘正荣;生态世界观与现代科学的发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06期

9 李家成;“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张文军;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观的批判[J];全球教育展望;199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余嘉云;生态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梦依;;试析教师实施课程的三种方式及其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海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生态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刘红英;;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江苏省滨海县陈铸初级中学 李建祥;构建交互式课堂教学环境[N];学知报;2011年

2 张水英;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N];山西日报;2002年

3 王永华;应该改变强制性的教学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刘意;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教学质量[N];贵州政协报;2003年

5 何幼迪;素质教育之我见[N];科技日报;2002年

6 刘建荣 陈福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堪忧[N];健康报;2004年

7 王建勇;营造有利于师生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N];人民日报;2009年

8 陈文英;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N];伊犁日报(汉);2010年

9 詹仁颖;浅谈教师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影响[N];黔西南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丽;课堂教学环境透视与改进策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2 许萍茵;生态哲学视域下教师学习共同体之探索[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冯燕华;生态哲学视域下的课堂文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洪琴;生态学视野下的认知学习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文渊;基于网络的C语言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7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67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8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