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同情”离教育有多远——论同情的意蕴及其教育诉求

发布时间:2017-10-21 12:19

  本文关键词:“同情”离教育有多远——论同情的意蕴及其教育诉求


  更多相关文章: 同情 同情性教育 关心 理解 非暴力沟通


【摘要】:同情是一种涉及关心、责任、尊重与理解的心灵关怀,是教育的内在品性。同情的蒙蔽与教育内在价值的偏离不无关联。要彰显同情品性,教育的实践过程应体现以下几个关键点:教育者身体力行的责任意识、教育参与者基于平等与尊重的关系意识、非暴力性的沟通与交流、认知与体验的并立与统合。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同情 同情性教育 关心 理解 非暴力沟通
【基金】:江苏省2011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走出‘他者化’教育的困境——同情性教育的意蕴及其建构”[CXZZ11-0845]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同情”对于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当我们的社会丧失温情,我们周围出现触目惊心的暴力、伤害事件时,便会有不少人被激发着去呼唤同情,寻找和强调同情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又是在不少情况下,人们对于同情的价值、生成机制、可施展的程度等表现出漠然的姿态,而将它理解为某种本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牟春;;移情还是感应:朱光潜论“有我之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玛萨·诺斯鲍姆;吴万伟;;为了利润的教育,为了自由的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03期

3 武秀霞;;同情与理解的二重协奏——论教育视域中的同情性理解及其现实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郝志方;张金良;;从情感维度整合中学物理教学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卫萍;陈雪梅;;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李华华;;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道德磨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叶坦;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香;;幸福与信任的重建——信任价值的当代生活视角[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刘传广;;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私”与“自私”的悖论之解析[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3 杨秀香;李辉;;社会和谐对公共文明的诉求——从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4 郭金鸿;;道德责任与当代道德建设[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姚轩鸽;;税收伦理问题初探[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王景勤;;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玉生;;苏霍姆林斯基自我教育的机制新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苗永敏;拒绝妥协[D];苏州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7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王红峰;基于育人视角的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吴寒;大学生道德缺失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9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宏卓;小学教室物理环境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柳士彬;;从主体性到他者性——关于师生关系的哲学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3期

2 王建华;解读同情[J];思维与智慧;2004年01期

3 张钦;休谟的同情原则探析[J];伦理学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浅析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效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07期

2 袁芳;;如何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J];职大学报;2006年03期

3 赵锐;;情感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4 王忠杰;;洒向学生都是爱——谈教育之爱的点滴[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8期

5 黄学贵;理解的基本原则[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许庆红;;教学生学会关心[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7 周海涛;教育理解[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8 董阳;;非暴力沟通——一种师生沟通的新视角[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11期

9 李松梅;掌握记忆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张天宝;试论理解的教育过程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颖颖;;构建情感的课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海峰;理解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内涵[N];工人日报;2002年

2 国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瞿延东;如何理解“共同发展”的格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郭生乐;关于素质教育理解的几个误区[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何连弟;理解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N];文汇报;2001年

5 ;理解多于担忧[N];中华工商时报;2000年

6 ;我对教育的理解与实践[N];深圳商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鲍东明;诠释理解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田雨;教育:理解与共存[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张卓玉(作者系山西省实验中学校长);体验与探究: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

10 蒋建华;科学知识霸权与被压迫知识的解放[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登斌;当代美国课程话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康伟;师生主体间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杜志强;领悟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沫辉;教学习惯[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卢芳;教育智慧生成机制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蓉;科学教育中知识与技能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皮华群;关心生命体的成长[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素青;从教学的叙事研究探讨海德格尔本体论教育思想[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3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1073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6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