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开放课程运动产生和发展的路径考察

发布时间:2017-08-10 11:33

  本文关键词:开放课程运动产生和发展的路径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开放大学 开放课程 开放课件 开放教育资源 开放教育实践 开放课程模式


【摘要】:"开放课程运动"是在课程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综合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下应运而生的。开放课程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开放课件、开放获取、开放内容、开放教育资源等与开放课程密切相关的概念。探寻开放课程从"限制登录"到"开放获取",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开放教育实践",从"开放内容"到"开放课程模式"的发展路径,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开放课程的含义,促进开放课程运动的发展。
【作者单位】: 上海开放大学管理系;
【关键词】开放大学 开放课程 开放课件 开放教育资源 开放教育实践 开放课程模式
【基金】:2012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基金项目(12YS166)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一、开放课程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当今世界课程发展的方向是统整与开放(钟启泉,2003)[1]。“开放课程运动”即是在课程国际化、网络化、信息化和综合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下应运而生的。英国开放大学(OU)的成立及其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的实施是开放课程思想的开端。自1969年获准皇家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尼古拉斯·法内斯,宋志勤;开放远程教育网上资源库开发的质量保证[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1期

2 马红亮;Stephen Powell;傅钢善;;引入国外开放课程构建网络学习新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3 余平;祝智庭;;开放教育资源的版权与访问许可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4 贾义敏;;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1期

5 丁兴富;王龙;;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运动评述[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杨志民;席莉;宋旭;;影响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王曙雅;;关于构建精品课程数据库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4 管宏友;;环境类专业环境法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环境法调整对象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5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李华伟;翟启明;;关于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崔铭;王换娥;;法商类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及创新实验区构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刘炎,铁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探索[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9 孙茜;;开放存取期刊采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必要性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年02期

10 陈扬光;试析多元化的美国学校课程[J];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石会;邓元庆;关宇;黄颖;;浅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3 林长春;曹静;许应华;曹书梅;;重庆市精品课程《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情况调查[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春宝;刘亚辉;杨灿荣;李军;曹军;;由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引发的若干问题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5 张青霞;;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秦国柱;李娟;;我国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黄玉彬;;“现代都市小农夫”综合实践活动平台的构建与思考[A];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11年

8 朱鑫;;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建设的探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蒋福华;;问题教学法在医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A];第五次全国医用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施冰芸;;科技翻译课程范式构建——现代与后现代的融合与超越[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小青;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论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祁海英;农村小学教师在教材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孟苓莉;小学数学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艳艳;不同版本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比较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任建春;中等职业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转换的课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丽萍;中职教材圆锥曲线部分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荣怀;张振虹;陈庚;徐t$;;网上学习: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跨文化背景下中英网上学习的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傅蓉;;知识共享许可协议[J];图书馆;2006年04期

3 刘连娣;;认知负荷理论及其在外语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2期

4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Bowon Kim;Chang Yeul Yang;刘小舟;李方红;;开放大学院校评估的标准(下)[J];农民科技培训;2009年05期

2 翁朱华;;开放教育资源:实现全民教育的有效手段——2007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理事会常设校长会议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3 于海霞;;菲律宾开放大学[J];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04期

4 中原;;技术与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5 ;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24届年会在越南河内召开[J];开放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6 G·S·赫利斯特 ,徐克莉 ,孙晓云;远距离的教学——英国开放大学的经验及综合媒介教学的未来[J];比较教育研究;1985年03期

7 刘敏莉;境外现代远程教育支助服务体系探析(续)[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2年01期

8 黄敏侠;;国外知名开放大学学习支持服务的比较研究与启示[J];价值工程;2011年22期

9 周简叔;;泰国的兰甘亨大学[J];高师函授;1985年03期

10 胡开亚;终身学习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开放[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报记者  王南;强国富民靠教育[N];人民日报;2006年

2 商报记者 晓雪;“网络公开课”成为教育新潮[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3 商皎;坚持发展 育人为先[N];上海科技报;2006年

4 通讯员 周炜;国产网络公开课能否“一课风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张敬涛;2003教育信息化之关键数字[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徐馨;坚实的足迹[N];人民日报;2006年

7 张岩;远程教育的第三次浪潮[N];中国保险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赵笛;网络名校课程:听?不听?[N];青岛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2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伟;开放大学学习支持系统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海燕;文化视角下的英国远程教育与我国远程教育的对比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傅正强;高校远程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史立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吴金聪;远程教育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实践探索[D];厦门大学;2007年

6 王艳;高职校园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魏海静;中国大学网络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梅;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丽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高原;绩效技术在精品课程效果评价中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0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50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