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

发布时间:2017-08-16 16:42

  本文关键词: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 社会工作 儿童教育 制度性约束 研究综述 教育问题 社会流动 农村劳动力 正功能 农村社区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1.问题的提出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缓解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以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平等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正功能。[1]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度性约束,在经济理性的考虑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呈现出经济行为脱嵌于社会系统的特征,与早发国家农村人口流动以家庭为单位显现出较大的差异,由此派生了一系列国别性社会问题,其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问题之一。
【作者单位】: 淮南师范学院;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工作 儿童教育 制度性约束 研究综述 教育问题 社会流动 农村劳动力 正功能 农村社区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1.问题的提出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缓解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以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平等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正功能。[1]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度性约束,在经济理性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莹;;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中的功能定位与实现途径[J];求索;2007年10期

2 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3 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华;;运用专业社会工作解决和预防农村赌博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9期

2 苏巧平;;社会工作实务在社区残疾人工作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强;;农村留守幼儿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4 冯军芳;田昊然;;试论小组工作在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中的优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5 黄晓;周峰;;当前县级医院医患关系处理引入社会工作的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李培;何朝峰;覃奠仁;;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吴静;;运用团体社会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成长的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巫兰英;;论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曹婷婷;周倩;吴涵;;高校团干部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必要性及途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祥专;;人口老龄化下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蚌埠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冬红;;社会工作在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建设中的运用[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锋;;社会工作视野下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姚云云;东波;;黑龙江农村反人文贫困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分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孙军辉;;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公共危机管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张勇;;浅析博物馆与社区文化的互动关系[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林火灿;邓靖;高健;黄冲;余易安;邢佰英;;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媒介素养差异比较——对京皖两所中学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李瑞德;;社会参与:构建老年资本的重要途径——以一个微观社会学的视角[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8 王瑞华;;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企业社会工作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黄耀明;;外展社会工作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的实践分析——以漳州市救助中心外展行动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莹;;危机干预模式对受灾者的个案介入——以漳州市救助管理工作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岚;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孙志丽;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5 江志斌;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杰;跨体制下的身份诉求与结构化形塑[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刚义;政治文明与法律服务的社会化[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9 姬雄华;农村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型消费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秦钠;中日都市社区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飞;西部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工作的需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党云皓;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王希哲;困境与出路[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于海强;辽宁省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体育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匡纯清;城市低收入社区构建学习型社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亚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马骏;延吉市赴韩劳务者留守子女监护组织建设探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蓉;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湘斌;社会工作充权视角下的释犯社区矫正政策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秋香;;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J];文史博览;2006年14期

4 张思宁;;民生问题与社会秩序重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5 刘霞;武岳;申继亮;邢淑芬;;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6 段玉香;;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7 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8 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9 叶敬忠;潘璐;;农村寄宿制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9期

10 姚计海;毛亚庆;;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心理特点及其学校管理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续梅;[N];中国教育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教;;留守儿童教育支持措施的思考[J];达州新论;2008年01期

2 常桂芳;汪虹;归志华;;信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J];市场研究;2011年03期

3 欧阳超英;;宿迁市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12期

4 胡艳丽;汪洋;;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家园[J];决策;2011年07期

5 柳晓森;曹树林;;数量庞大 求学困难 谁来点亮留守孩子的童年?[J];成才之路;2009年26期

6 新华;;校园·家园·乐园 重庆市垫江县探索“一校一园一站”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J];今日教育;2011年Z1期

7 朱卫红;;对祥云、弥渡、双柏留守儿童的调查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李继珍;;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J];教育艺术;2010年06期

9 陆清华;;开讲 将关注化为行动——用心呵护留守的“花朵”[J];今日教育;2008年02期

10 李子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振民;;关注我区农村留守儿童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贾勇宏;;论寄宿制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作用——基于中部三省的实证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杭蓉珍;;让爱相随——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赵丽红;薛新娅;;校园恶性事件对青少年影响状况研究[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王东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青山;亚行相中青神模式 留守儿童教育破题[N];四川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周文彩;石泉表彰留守儿童工作先进典型[N];安康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明慧;亟须建留守儿童教育保障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娟淑;牵手帮扶共享蓝天[N];平凉日报;2011年

5 张奎邋志高 文强 记者 杜修战;邻水:留守儿童被爱包围[N];广安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管惟三 陆峰 本报通讯员 包国平 蔡可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N];南通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朱安平;宿迁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新路[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石永红;留守儿童可能还将一代一代产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石永红;王生代表建议:构建四位一体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格局[N];中国社会报;2008年

10 刘道龙 周素群;农村的娃儿也要多惦记[N];光华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惠虹;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任永泽;教育知识的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涂秋元;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现实状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君玲;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黄华珍;重庆市酉阳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宋小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84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684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