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内化中的各状态分析
本文关键词:道德内化中的各状态分析
【摘要】:在道德内化过程中,个体对社会道德的内化是存有多种复杂状态的。每种状态都切实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道德行为,同时也对应着很多社会道德问题。本文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三个方面来剖析道德内化中的各种状态,这将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道德内化的整个过程,有利于理解社会上存在的很多道德问题。 如果我们把道德内化简单理解为一个个体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其内在道德素质的过程,并从道德知、情、意认同与否三个方面来对之进行考察,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对社会道德在道德知、情、意三个方面的认同与否是不相一致的,这种不一致导致道德内化过程中的多种存在状态。也就是说,个体对社会道德在道德知、情、意各个方面有可能都认同或都不认同,也有可能在有些方面认同,有些方面不认同。并且这些不同的状态或者长期保持不变,或者会不断变化。 本文先对道德内化、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等做了详细的分析,之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及了道德知、情、意都一致认同和都一致不认同这两种特殊的状态,并具体详细地分析了其他六种主要的道德内化状态。依次是:道德认知认同,道德情感不认同,,道德意志不支持;道德认知不认同,道德情感认同,道德意志支持;道德情感认同,道德认知不认同,道德意志不支持;道德情感不认同,道德认知认同,道德意志支持;道德意志支持,道德认知不认同,道德情感不认同;道德意志不支持,道德认知认同,道德情感认同。讨论这些不同的存在状态,对于个体道德品质养成、社会道德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道德内化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第一章 绪言7-13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7-9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的理论源流9-11
- 第三节 理论目标及解决的关键问题11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1-12
- 第五节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12-13
- 第二章 对道德内化的研究需要“定量分析”13-20
- 第一节 道德内化概念梳理13-16
- 第二节 道德内化概念定性分析之不足16-17
- 第三节 对道德内化的研究需要“定量分析”17-20
- 第三章 道德知、情、意及其认同与否分析20-26
- 第一节 道德认知及其认同与否分析20-22
- 第二节 道德情感及其认同与否分析22-23
- 第三节 道德意志及其认同与否分析23-25
- 第四节 道德知、情、意在道德内化中的关联25-26
- 第四章 道德内化过程中各状态的具体分析26-34
- 第一节 道德认知认同,而道德情感不认同,道德意志不支持的状态分析26-28
- 第二节 道德认知不认同,道德情感认同,道德意志支持的状态分析28-29
- 第三节 道德情感认同,而道德认知不认同,道德意志不支持的状态分析29-30
- 第四节 道德情感不认同,而道德认知认同,道德意志支持的状态分析30-31
- 第五节 道德意志支持,而道德认知不认同,道德情感不认同的状态分析31-33
- 第六节 道德意志不支持,而道德认知认同,道德情感认同的状态分析33-34
- 结束语34-35
- 致谢35-37
- 参考文献37-39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松海;创良好道德内化环境 促学生良好品德形成[J];成人教育;1997年10期
2 高法利;审美教育:道德内化的“催化剂”[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06期
3 孙德四;义务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中的重要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白新荣;李顺会;;道德内化的心理机制[J];才智;2010年02期
5 陈安福;道德内化过程的心理矛盾及其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02期
6 陈强;儿童的道德内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丁丽红,焦瑶光;父母体罚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2期
8 易小明;赵静波;;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J];中国德育;2007年01期
9 羊晓莹;;高校德育工作中道德内化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10 韩传信;;青少年的道德内化[J];四川教育;199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若云;;德育过程中知、情、行的辩证统一关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翟双萍;;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主体的道德认知[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3 吴鹏;刘华山;;家庭体罚研究回顾与展望[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任华明;李隆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模式提高学困生道德认知水准[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顾海根;;上海市中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马忠东;;和谐: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础与追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唐芳贵;岑国桢;;关于德性践行度的初步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刘福朝;潘永红;;构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德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9 刘珂;;如何让孩子更加健康茁壮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牟丽芳;李书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益荣 翟松峰 南京政治学院;教育心理学视阈下的“道德内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本报评论员 李俊雄;用道德的力量构筑幸福东莞的雄厚基石[N];东莞日报;2011年
3 傅根跃 丁晓攀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中国儿童亲社会性说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建湖县实验初级中学 沈明霞;培育感恩之心 塑造健全人格[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孙宝军;品德培养从哪里开始[N];辽源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黄春梅;思考,是研究生的第一素质[N];三峡日报;2008年
7 本报通讯员 余雅 成平;水磨的功夫[N];南通日报;2005年
8 张丽 东胜区新闻中心;编辑职业道德内化的意义[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9 张卫平;谎言说的心理分析[N];法制日报;2007年
10 欧阳恩良 孙树文;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内化为公民的个体道德素质[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爱国;关于说谎的道德认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章羽;非理性在个体道德养成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3 黄品嘉;论文化产业精英的文化品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冯粤;公民信息权利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保卫;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D];上海大学;2009年
8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郑晓艳;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辉;道德内化中的各状态分析[D];吉首大学;2012年
2 章乐;论道德内化的类型[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马亮;教师道德内化动力的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严志明;公职人员道德内化促进机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刘强燕;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孟凡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7 宋昊颖;对我国行政人员道德认知的探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罗永莉;职业中专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云;论人的主体性在道德内化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贝京京;黑龙江省属高校学生道德选择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01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0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