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教育适应自然——卢梭《爱弥儿》导读

发布时间:2017-08-30 04:02

  本文关键词:教育适应自然——卢梭《爱弥儿》导读


  更多相关文章: 爱弥儿 卢梭 教育适应自然 文明社会 欲望 儿童 教育计划 基本的 人类 传奇色彩


【摘要】:正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曾因文章和戏剧获奖而成为巴黎社会上层人士家庭沙龙的座上宾;也曾离开都市,隐居在乡村闭门著述;最终因学说触犯教会正统教条而遭到通缉,在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他的主要著作如《论科学与艺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爱弥儿 卢梭 教育适应自然 文明社会 欲望 儿童 教育计划 基本的 人类 传奇色彩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曾因文章和戏剧获奖而成为巴黎社会上层人士家庭沙龙的座上宾;也曾离开都市,隐居在乡村闭门著述;最终因学说触犯教会正统教条而遭到通缉,在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他的主要著作如《论科学与艺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韩久建;;课堂互动活动有效性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陈爱傼;实现知识、社会和人三因素的平衡与整合——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方向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6 郭法奇;灌输式教育:从怀疑、批判到否定——20世纪西方教育的最大变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7 胡定荣;对建构主义教学论的历史、文化与实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8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9 陆有铨;素质教育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10 龚玲;《千字文》与识字书法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魏良婷;;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理解与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双;语文研究性学习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彭兴富;论高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亓英丽;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及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赵献梓;初级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昀;;审美实践与公民教育——论美育在卢梭思想中的地位[J];美育学刊;2011年04期

2 杨君;;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对学校德育的启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 刘徽;我读《爱弥儿》——一本动人的人生教科书[J];基础教育;2004年03期

4 冯晓;;裴斯泰洛齐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5 郭戈;;兴趣教育思想发展的“三部曲”——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兴趣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6 姚冬琳;唐美霞;;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给活动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7 张凤;;从卢梭的教育思想看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兼论基础教育阶段美术课程评价模式选择[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李长伟;乔资萍;;知识、德性与教育——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第二部分评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5期

9 于丛丛;;谈幸福的教育[J];才智;2011年18期

10 潘希武;;现代教育哲学的下降及其后果[J];基础教育;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贤智;杨汉麟;;浅析卢梭《爱弥儿》中的教师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殷企平;;柏拉图和卢梭教育思想的异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徐一多;;论卢梭的普及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田山俊;;论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观与哲学观的角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王丽;;怎样看待学校——解读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赵蒙成;;试论卢梭教学思想的非理性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彭茜;;卢梭“消极教育”的真谛及其当下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法琨;;教育管理与人道主义——论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之沟通[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书评人 孙芳;简单,让孩子学会怎样生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2 田华;情感,,应贯穿教育始终[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张若渔;“制造神童”之妄与“教育万能”之殇[N];工人日报;2005年

4 周国平;教育的七条箴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教师应鼓励学生不盲从权威[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教科所 黄佑生;教育长宜放眼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周国平;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N];天津教育报;2009年

8 张增礼;教育应给孩子们幸福的童年[N];山西日报;2003年

9 田宝宏;卢梭的《爱弥尔》是教育研究成果吗?[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陈木兰;西方教育思想:可以反复燃烧的能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3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琼;卢梭《爱弥儿》教师角色观[D];中南大学;2009年

2 牛媛媛;卢梭教育思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蔡娜;卢梭活动教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常凤霞;王阳明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比较[D];河南大学;2009年

5 卢珊;卢梭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桂;爱弥尔和自然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崔秀勤;论卢梭自然教育的现代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文礼;“道法自然”与“以天性为师”[D];河南大学;2006年

9 张霞;爱伦·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红丽;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7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57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c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