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学生话语权的实现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视域下学生话语权的实现
【摘要】: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其核心理念是改被动的知识接受为主动的知识建构。以建构主义学习观来体察当下的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生的话语地位处于缺失状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学生话语权的实现策略。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生 话语权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发展脉络的延续。行为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强化而建立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在接受的过程中形成与教育者相同的关于知识的理解。行为主义者的兴趣点在于外界的刺激与学生机械的反应,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理解及心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的效能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琴;;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2 米庆华;;对藏族牧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3 刘玲;;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4 秦建兴;;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李海艳;;《现代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教学反思[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周艳;李新;;教学病理学视角下对“对话教学”实践的审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姜邱焰;;逻辑推理能力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赵丹;窦琴;;农科学生英语课堂上的母语依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芬玲;;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滕曦;;《Final Cut Pro入门与应用》实践教学课程浅谈[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漫谈文化、教育与个体发展——《萨摩亚人的成年》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殷世东;王守恒;;城市“流动学生”行为失范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安徽省阜阳市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黄强军;李山林;;“语文课程语言知识内容”辨正[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士勤;杜允;;当前高职生学习状况调查报告[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洪羽;彭蜀晋;;从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窥探课程改革取向[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莫永华;魏文展;寇冬泉;;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认知派学习理论的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张艳丽;余红芬;孙凤琼;;浅谈中专学校师生发生冲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丹;任务分析技术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继珍;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翠玲;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方方;安徽经管院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于跃;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与激发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萍;中职铁道运输专业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娅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倪胜林;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君君;走向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森,王凯;新课程框架下的学生评价如何凸显发展性[J];教育导刊;2005年03期
2 费妮娜;;从学生评语的变迁透视学生评价实践中的话语裂缝现象[J];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6期
3 戴双翔;;建构主义及其教学改革质疑[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05期
4 钟频,侯进军;网络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评价的新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吴筱峰;;不赞成学生评价作“一票否决”[J];教育文汇;2010年02期
6 ;英国基础教育中学生评价的转向及趋势[J];安徽教育;2003年19期
7 黄海建;课程改革中关于学生评价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8 李木江,吴海琼;论影响学生评价的几个因素[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9 柯森,王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学生评价改进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6期
10 王长俊;学生评价教师应树立“道德理念”[J];辽宁教育;2005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金陵;朱华山;冯用军;;基于主体间性视角的大学生评价中的心理学转向策略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郭庆娟;曲宁;;浅谈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步骤及评价方法[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邵武市实验小学课题组;黄新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4 朴雪;刘家勋;吴昌明;;关于构建双发展教学评价理论体系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董朝辉;李晓林;杨继平;;大学生评价辅导员绩效探索性因素分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徐建平;;高校教师绩效的360度反馈评价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剧——李贽的教育话语抗争[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剧——李贽的教育话语抗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孟庆茂;刘红云;;多层线性模型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教师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测试结果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刘光余;;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马太效应”及其应对策略[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爱铭;办学,家长可有多少“话语权”?[N];解放日报;2010年
2 媒体评论员 王石川;消除“绩效变官效”,还需强化教师话语权[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于钢;新课程要有新的学生评价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萧郎;“愚治”要害是校园话语权畸重和滥用[N];科学时报;2006年
5 江兴代;让学生评价回归教育教学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陈丽冰;新时期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初探[N];光明日报;2004年
7 马龙华;对学生评价应走出“三好”怪圈[N];江苏科技报;2008年
8 钟海英;整合三维目标 完善学生评价[N];张掖日报;2005年
9 刘晓鸣 《湖北教育》 谢铭 德黄燕;让教育更好地润泽生命[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邱萍;品质和服务成中国远教关键词[N];科学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文叶;学生表现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娟;论学校场域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D];河南大学;2009年
2 赵莎莎;差异性学生评价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万华;远程教育学生评价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姜海兰;论人本化学生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树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李彬;论课程评价的生活取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丽;电子档案袋评价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严潇;远程教育评估系统中学生综合评价技术与方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居晓波;嵌入式评价在“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59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5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