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儿童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31 19:00

  本文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儿童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父母养育方式 人格 社会创造性 社会喜好 小学儿童


【摘要】: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同伴提名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考察了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对其社会创造性和社会喜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父亲的过度保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可通过精神质和神经质、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可通过内外向,影响儿童的社会创造性,进而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2)父亲的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与儿童的内外向、神经质一起通过社会创造性影响儿童的社会喜好。通过改善父母的养育方式,提高儿童的外向水平和解决问题的兴奋性,可以改善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和同伴地位。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 人格 社会创造性 社会喜好 小学儿童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儿童社会创造性的跨文化研究”(CDA110106)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探索创新项目“个体和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社会创造性的影响”资助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养育方式与创造性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社会生活领域的创造性———社会创造性与家庭环境的关系近年来也开始引起关注。Mouchiroud和Lubart指出,儿童所处的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养育方式等可能对儿童的社会创造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书昌,孟令勇;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马伟娜,侯公林;父母养育方式及相关因素对医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3期

3 韩凤玲,吴志江,王蔓娜;父母养育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关系的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04年03期

4 李慧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及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5 黄悦勤,王玉凤,刘宝花;父母养育方式与幼儿感觉统合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4期

6 王晶晶!264200,李平!264200,张可友!264200;症状自评量表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摘要)[J];中国健康教育;1999年11期

7 刘素贞,刘国伟,刘向欣,徐改玲,高丽娟,许明智;医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8 周敏娟,姚立旗,王蕾敏,徐继梅;离异家庭初中生个性特征及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5期

9 刘桂臻,钱铭怡,肖广兰;宁夏地区汉族与回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10 伍业光,唐全胜;父母养育方式对壮族大学生人格影响初探[J];中国学校卫生;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丽;金辉喜;傅豫川;;父母养育方式与唇腭裂患者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A];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黄朝云;章军建;;大学生自我评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谷传华;张文新;;小学生欺负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种明慧;谷传华;;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与社交地位、学业成绩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刘艳;谷传华;周宗奎;;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的结构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王丽颖;杨蕴萍;;父母养育方式对焦虑谱系障碍和人格障碍形成的影响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陈耀汉;;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问题的相关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谷传华;周宗奎;刘华山;范翠英;定险峰;赵冬梅;李阳;胡靖宜;;学龄初期儿童社会创造性的发展特点与促进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婷婷;;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人格特征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春;“心太软”易伤心[N];保健时报;2005年

2 汪智慧;走出“心太软”的迷宫[N];健康报;2005年

3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室 张东;如何与“监控器”交往[N];健康时报;2004年

4 阿东;专家称“芙蓉现象”是“照妖镜”[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5 心理医生 施琪嘉;她为何不停地上厕所?[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吕扬;我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N];陕西科技报;2006年

7 记者  吕扬;我省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N];陕西日报;2006年

8 林榕发;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严防“法轮功”蒙蔽群众[N];大众科技报;2003年

9 涂才江;警惕产后母性抑郁[N];大众卫生报;2001年

10 附一医 陈宏 何金彩;平常心度过等待期[N];温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云珍;认知偏差与抑郁症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父母养育方式量表(PBI)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杨世昌;受虐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及其个性特征初探[D];中南大学;2003年

3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袁素瑛;中专生推理能力、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忠豪;大学生人格对职业倾向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王香美;初中生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杨帆;中小学生自我意识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互关系[D];中南大学;2008年

8 邢心菊;初中生成就动机与心理控制源、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9 刘戍;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李阳;高中生自恋人格特征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67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767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3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