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转”:当代教育改革风向标——以美国为例
本文关键词:“向右转”:当代教育改革风向标——以美国为例
【摘要】:基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与提高国际垄断地位及经济竞争力的需要,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教育改革主要立足于"新右派"的政治立场,一方面基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化主张,强化市场竞争与选择,另一方面基于新保守主义的国家化主张,强化政府干预与国家标准。于是,"向右转"成为教育改革风向标。这种"倒退的改革"严重缺乏专业性品质,违背了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原则及多样化、个性化、过程性逻辑,加剧了教育的冲突与分裂,造成了教育发展中排斥性与失衡性立场、强制性与功利性政策的困扰。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关键词】: 新右派 教育改革 市场逻辑 国家标准
【分类号】:G571.2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日趋严重的经济危机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对教育的社会批评及政治干预变得越来越强烈。教育不断遭遇来自四面八方的批评与指责,并翻来覆去地接受改造和实验。似乎社会发展中的任何问题都是因为教育改革的缺乏或不够。于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辛本健;美国新保守派的重新得势与布什政府的“新帝国大战略”[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青;农村社会保障的国家责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燕军;;新保守主义、民主和“大中东民主计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罗培新;;填补公司合同“缝隙”——司法介入公司运作的一个分析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屈晓婷;李效东;;经济伦理与企业的社会责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林建华;论“修正组合型”的自由主义——兼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特点[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6 王爱敏,杜新安;存在主义的个性化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马健生,张艳敏;论美国教育改革的市场机制及其公平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8 阙海宝,李曦,顾美玲;教育券:高等教育拨款机制的创新[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胡钦晓;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演绎的文化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10 文东茅;论民办教育公益性与可营利性的非矛盾性[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小平;财政合理规模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向玉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宪冰;幼儿探究性活动及其指导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进;尊重的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聂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的产权解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鲁智勇;政府干预经济的法理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君阳;;理性定位与审视教育改革目的[J];民主;2011年07期
2 熊丙奇;;2009,教育改革元年?[J];陕西教育(行政版);2010年Z1期
3 王石川;;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J];留学生;2010年07期
4 蓝舍;;2011年教育蓝皮书提出——我国教育改革正待破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1年03期
5 ;心桥[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1年06期
6 潘璐璐;;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0期
7 张磊;;1958年教育改革的现代化启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8 简忧;;教育改革必须有更大的作为——当前教育改革几大热点问题的思考[J];理论导报;2011年06期
9 许新海;;教育改革:在科学发展中前行[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10 ;教育经纬[J];中关村;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欧阳军;;网络文化与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陈时见;;雷沛鸿教育改革论的宏观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荐;;国际化视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践行友善用脑的思考[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10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玉萍;教育改革中的“三问”[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舟曲县坪定九年制学校 郭炜;教育改革之我见[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5年
3 符信;广东编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N];广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孙传海 通讯员 杜俊龙;中旗加快推进教育改革步伐[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5 ;关于就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垠;知名人士建言教育改革[N];大众科技报;2009年
7 袁岳;教育改革思路应有多方案[N];科技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 笑蜀;教育改革的主题是改革教育管理部门[N];南方周末;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振凯;教育改革问计于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马晖 见习记者 杜文景;教育改革开局:规划或年中出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5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7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9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5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39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3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