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
本文关键词:从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道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里,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迁、融合与进步的同时,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越来越多,当前我国教育管理制度难免出现局限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越加凸显。我国社会工作从西方引进到现阶段的几十年,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为我国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我国教育管理制度改革和发展也为社会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中共黔东南州委党校;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教育 社会工作 发展道路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相关背景改革开放以前,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和农村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通道被堵塞,在农村中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经济自给自足,人们每天早出晚归,过着一种很平静的田园生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我国的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花平;康春英;;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以甘肃省会宁县为个案[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刘明华;李朝林;刘骁畅;;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报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耀明;;试论道家文化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契合与贡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杨荣;论团体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3 张乃刚;;高校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4 李素菊;;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专业发展[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谢克凡;;中国医院社会工作的先行者——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个案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邓锁;;制度学习与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左鹏;;基督教伦理与社会工作价值观——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现实困境谈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付再学;;小组工作方法在老年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黄耀明;;社会工作理论发展模式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刘斌志;;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及其本土策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宝龙;张彦敏;胡勇;;京郊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区功能研究[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2 王瑞华;;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企业社会工作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郁;;一例关于留守儿童性格状况的实证调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蔡应妹;;社会工作介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岚;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凯珍;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3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4 吴成军;戒毒社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5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群;聚合与分化——新蔡船民的地位获得与社会资本分析[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娟;湖北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毕静;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理念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弘亮;上海社区工作者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强成文;缺失与重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安栋;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严佳林;双因素理论下的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高洁;服务型政府社会工作者的培育与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吴红兵;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解读以共同成长为目标的本土“成长向导”社会工作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和防范对策探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3期
2 胡雪萍;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05期
3 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陆继霞;;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年07期
4 贾淑芳;;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调适方法[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01期
5 丁元竹;白景明;刘应杰;苏海南;郑功成;赵人伟;赖德胜;;分配是民生之源[J];群言;2007年08期
6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汪茫;;浅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政府职责[J];人口与经济;2009年S1期
2 ;我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取得明显成效[J];广西教育;2010年25期
3 来长发;;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5期
4 杨彩玉;;白银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0期
5 朱付启;;关于固镇县“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蚌埠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6 付雁南;;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超两千万[J];乡镇经济;2007年03期
7 胡斌;;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3期
8 本刊编辑部;史道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李敏;;关注·关爱: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关于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8年Z1期
9 惠德臣;;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4期
10 戴卫东;;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保障——基于安徽省苏埠镇的个案调查[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曼;;贵州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振民;;关注我区农村留守儿童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加强党的执政与改善民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强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教育事业的战略性调整[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4 王薇;李晓苗;罗静;高文斌;;亲子分离与联系对农村留守中学生自尊的影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卡木特尔;;努力推进海西教育事业全面发展[A];海西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发展问题研讨会专刊[C];2002年
6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成思危;;两翼齐飞 中国的教育才能真正发展[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贾勇宏;;论寄宿制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作用——基于中部三省的实证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姜树卿;;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春静;为留守儿童安个家[N];大庆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伦娥中国农大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 叶敬忠;“破烂王”当导演:为了“有父母的孤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 左聪 通讯员 蔡克智;阳新教育规划情牵留守儿童[N];黄石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铮;给留守儿童更多平等的教育机会[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蔡毓玲;谁来托起他们的“明天”[N];德州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静邋实习生 季节;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N];贵州日报;2008年
7 记者 娄辰;贵州4教师“一米阳光”托管留守儿童[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记者 孙明君;留守儿童心理拓展训练营在我市启动[N];佳木斯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杨斌鹄;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N];西安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范嘉欣;用爱温暖孩子的心[N];南昌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霞;教育管理系统中的若干优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蔡中宏;论教育与社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石长林;中国教师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军;抗战前十年湖北县级教育研究(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献玲;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张研;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的社会教育[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保强;教育格言及其现实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曲正伟;教育利益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涂秋元;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现实状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田贤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桂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状况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雪琴;四川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50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5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