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论纲

发布时间:2017-09-16 04:01

  本文关键词: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论纲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化学习 网络化学习研究 网络哲学 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


【摘要】:传统网络化学习研究中主体性的失语、情感的失意与价值的失落催促了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的出场。网络化学习研究需要哲学关照,哲学的自身嬗变也理应走进网络化学习研究,已有的网络化学习哲学审思为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提供了可能。目前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初步建构起了以人性为逻辑起点的学理范畴,确立起了哲学一般与哲学具体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反思性、抽象性、批判性与超越性的致思特点,始终追求多重功能与多元价值。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网络化学习 网络化学习研究 网络哲学 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网络的多元化校际协作促进有效学习的研究”(项目编号:10YJCZH12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当网络化学习研究还沉醉在控制与效率的追求中时,文化的暗流已开始涌动,网络化学习研究的文化转向呼唤着哲学对网络化学习予以关照,而哲学在遭遇网络化境遇时也开始了自我变革,二者的际会推动着网络化学习哲学研究的生成与发展。作为对网络化学习研究文化转向的回应,网络化学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彭启福;论科学的目标追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汪裕雄;艺境求索中的文化批判──宗白华美学思想评议之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红兵;陈玉海;;解析新卢德主义对电视的声讨[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张开城;;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和海洋文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韦世林;;空符号(blank-sign)与空集合的关系初探[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张思齐;;论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礼鑫;朱勤军;;政策过程的研究途径与当代中国政策过程研究——从政治科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出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肖建华;;“读图时代”的话语方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廖大鹏;论师生关系的新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郭梅;高校扩招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世讴;管理文化的反思与前瞻[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向玉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孙德忠;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唯物史观体系中的地位及其当代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治国;论科学的网络教育发展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2 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3 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李兴保,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尹传高,钟勇;网络学校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6 程大琥,潘胜华;网络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7 王锂平,林春;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8 彭虹斌;教育规律内涵的再认识——复杂哲学的视野[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刘学兰,刘鸣;网络学习与人的主体性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王强;教育复杂性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张树人;从社会性软件、Web2.0到复杂适应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4 黄都;关于复杂学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金柱;从自组织理论看技术的本质[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张君弟;霍兰CAS的适应性机制及其方法论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静;美国网络学习环境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艳;复杂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胡友志;复杂范式视域中的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乔同舟;复杂性理论视野下的互联网涌现现象[D];四川大学;2006年

7 郭玲玲;学习风格与在线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凤娟;Web2.0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模型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0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60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7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