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创新论文 >

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

发布时间:2017-09-19 11:53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手机依赖 发生机制 人格特质


【摘要】:已有研究初步指出了青少年手机依赖的特征和危害,制定了多种测量工具,揭示了依赖发生的外在影响因素和内部人格特质,初步阐述了自我认同、群体规范、归属感的心理作用机制。但现有研究尚缺乏对手机这个依赖源独特性的研究,对手机依赖的定性、诊断和发生机制的研究也有待深入。
【作者单位】: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暨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青少年 手机依赖 发生机制 人格特质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现实社交焦虑影响网络成瘾的发生机制研究(12YJA190006)” 华中师范大学重大培养项目“青少年网络行为动机模型与干预技术研究(CCNU11C01005)”资助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手机在年轻人中普遍使用并不是某一国家特有的,而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1]。多国研究显示,青少年的手机依赖或成瘾比例在30%以上。如西班牙有40%的青少年手机成瘾,他们每天花在手机通话或短信上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2]。意大利有超过1/3的青少年拥有两部或以上的手机,这些人自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峻峰;移动增值彩铃业务消费者使用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春泉;基于SMS的短信平台开发[D];南昌大学;2005年

2 赵光普;大学生短信消费心理及影响因素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冯晓平;大学生社会资本扩张——大学生手机“热”之理性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3期

3 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12期

4 张卫军,朱佳伟,潘振华,邵栀兰;大学生手机消费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青年研究;2003年07期

5 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6 毕玉,苏文亮,孙雅峰,曹慧,王建平;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桂臻,钱铭怡,肖广兰;宁夏地区汉族与回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及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3期

2 ;心理学[J];全国新书目;2003年05期

3 刘小英;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4 陈子军;;青少年沉湎网络的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5年S3期

5 朱旭;;情景因素对同一性形成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年02期

6 沈贵鹏;;代沟:一个敏感的教育话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Z1期

7 郭德华;殷晓旺;周群;夏玲;秦园珠;;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与心理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7期

8 林玲;;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发展特征、心理功能和存在的问题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张瑜;李宏翰;;论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发展[J];教育探索;2007年01期

10 王月花;李红;龚高昌;;解读青少年网络成瘾[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R,

本文编号:881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gaigechuangxinlunwen/881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