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17-11-20 18:41

  本文关键词: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创客 创客教育 双螺旋模型 模型构建 保障措施


【摘要】:在技术创新驱动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创客运动对教育领域的席卷孕育了新的教育形态——创客教育,成为社会创新教育的新范式。当前创客教育在社会和学校领域的深入开展衍生出两种教育模式,即基于利益驱动的社会创客教育链和基于专业驱动的学校创客教育链,虽然两者在目标定位、价值意义、资源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两者通过内聚耦合的方式可以形成犹如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实践创客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业素养和创造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实现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呈现出螺旋动态特征,强调内聚耦合关系和多维协同机制,反映了社会教育实践创新的新取向。为保障创客教育双螺旋模型各要素的协调运行,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持、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支撑和合作的创客教育联盟支助。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新生代中小学教师数字化学习研究”(13YJC880094) 201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高校教师数字化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KT2014027)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这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与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相互高度融合与创新为标志的革命,凸显了制造的数字化、消费的个性化、市场的网络化、组织的扁平化和能源的信息化等特征(杰里米·里夫金,2012)。这将促进全球制造业从低价生产、批量销售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明;满会磊;;我国优秀教练员创新素质的现状及其特征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2 汪建云;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几个概念辨析[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3 韩桂梅;;历史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成才之路;2009年14期

4 杨帆;;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远程教育资源库的应用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潘建辉;谈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张云云;;个性理论在科技创新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7 单瑛遐;;在《网络动画设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林蓉;;从建筑设计方法看传统与创新[J];福建建筑;2009年03期

9 李秋玲;;重视教学策略 激发学习兴趣[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梁云;强珏娴;;项目驱动法在网络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莉君;创造教育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3 聂品;创意组织知识创造机制的太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廖志豪;基于素质模型的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桂勇;华德福教育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及其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涤凡;基于审美教育理念的中医药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玉景;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改进[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悦;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创造力发展作用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1年

5 刘超;体育院校术科教师创新心理品质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6 贺艳丽;大学生科研团队创新人格培养问题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7 宋海娟;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心理分析及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尚建;瞿希贤音乐创作心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洪明;贵州省初中生创新精神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10 韦楠舟 ;广西少数民族高中生创造性人格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伟;DNA双螺旋模型的发现历程[J];中学生物教学;1999年06期

2 袁维新;;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过程[J];生物学通报;1993年10期

3 孟祥扬;;基于双螺旋模型构建“冲突—平衡”的动态教与研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6期

4 何森木;DNA双螺旋立体教学模型的改进[J];生物学教学;1989年01期

5 依然;;个人基因图谱——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J];聪明泉(EQ版);2008年08期

6 ;[J];;年期



本文编号:1208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208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