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3:01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受到城乡体制的限制,产生了大批的农村留守儿童。而中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亲子分离、家庭教育缺位的是否会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行为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目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并分析和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为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I-CV)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河北省地区的61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1.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基本处于正常的发展范围内,心理健康平均分低于65分,学习焦虑维度上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平均得分均超过8分,初中学生直接面临升学压力,学业量大,焦虑水平较高。 2.农村留守儿童在性别变量上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这两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总分、对人焦虑两个维度差异显著(p0.01),恐怖倾向的得分也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男生总体优于女生,而在其他的维度上男女农村留守儿童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3.抚养人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适应性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抚养人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和大专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抚养人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抚养人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分最低,在其他的维度上抚养人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4.与外出父母联系频率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每天与外出父母联系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得分,与1周联系一次的差异显著(p0.05),与1个月以上与外出父母联系一次的农村留守儿童也呈现显著差异(p0.01)。农村留守儿童每天与外出父母联系,其家庭适应性得分显著高于1个月(p0.05)和1个月以上(p0.01)联系一次的。1周联系一次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适应性得分与1个月以上联系一次的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其他维度上外出父母联系频率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 5.对父母外出打工态度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家庭亲密度维度上对父母外出打工持支持态度的明显高于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p0.01),而不表态的与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得分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得分明显低于持支持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p0.01),与不支持和不表态的农村留守儿童得分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适应性最差。 6.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得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五个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与过敏倾向也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所以家庭亲密度越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得分越低,心理健康状况就越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适应性得分与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两个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家庭适应性越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就相应的越好。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亲密度 家庭适应性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3
  • 1 文献综述13-25
  • 1.1 相关概念13-16
  • 1.1.1 留守儿童13-14
  • 1.1.2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14
  • 1.1.3 心理健康14-16
  • 1.2 研究现状16-22
  • 1.2.1 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研究16-18
  • 1.2.2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18-21
  • 1.2.3 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21-22
  • 1.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2
  • 1.4 问题提出22-23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23-25
  • 2 研究方法25-27
  • 2.1 研究对象25
  • 2.2 研究工具25-26
  • 2.2.1 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I-CV)25-26
  • 2.2.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26
  • 2.3 研究程序26
  • 2.4 数据处理26-27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7-35
  • 3.1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27-28
  • 3.1.1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总体情况27
  • 3.1.2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27-28
  • 3.1.3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差异检验28
  • 3.2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28-32
  • 3.2.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检验28-30
  • 3.2.2 抚养人文化程度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差异影响30
  • 3.2.3 外出打工父母的联系频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差异影响30-31
  • 3.2.4 农村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对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差异影响31-32
  • 3.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32-35
  • 4 讨论35-41
  • 4.1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35
  • 4.2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35-36
  • 4.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分析36-39
  • 4.3.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性别差异36-37
  • 4.3.2 抚养人文化程度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差异显著37
  • 4.3.3 外出打工父母的联系频率不同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37-38
  • 4.3.4 对父母外出打工持不同态度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差异显著38-39
  • 4.4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39-40
  • 4.5 局限与展望40-41
  • 5 结论41-43
  • 致谢43-45
  • 参考文献45-49
  • 附录49-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洁;曹光海;;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6期

2 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李斌;陈浩冲;;农村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4 林艳;;浅谈“留守儿童”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8期

5 岳慧兰;傅小悌;张斌;郭月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年10期

6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7 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观察;2005年04期

8 龙艳;;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8年04期

9 莫艳清;;家庭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其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刘红;卢晓灵;张金勇;杨萍;;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松;农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学绩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2 黄艳苹;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刘志强;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喻永婷;陕西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62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